奇书网

奇书网>社会情感类教案 > 主题三 被欺负了我该做什么(第2页)

主题三 被欺负了我该做什么(第2页)

1。活动1:被欺负了我会怎么做(8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以条款简述式文字记录学生的答案,并为每一个条款上标出1、2、3等数字代码。

“现在我们来设想一下:你就是小林和文文,在受到欺负时,你会怎么做呢?”

在问题回答中,学生也许不能完整归纳出受到欺负时可能出现的消极应对行为。老师可以进行补充或提醒他们,比如,我们可能会“骂人、吵架”“还手,打欺负我们的人”“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打那些欺负我们的人”“找其他小伙伴来回击他们”,等等。

2。活动2:受到欺负时这么做对吗(12分钟)

分组讨论:受到欺负时这么做对吗?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大白纸,学生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一边写着“我很同意这样做”,中间写着“我不确定我是否同意这样做”,另一边写着“我最不同意这样做”。教师让各个小组把活动1中所列举的条款代码分别按照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标注在直线上,并说明为什么这样排列。

“在受到欺负时,我们可能有不同的行为反应。那么,哪些行为是你赞成的、不赞成的或者是不确定的呢?我们来排序吧。”

在各小组的分享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和分析学生排序的依据,关注其中选择消极应对的原因,并思考应怎样说服学生这样选择是不正确的。

3。活动3:受到欺负时我该怎么做(12分钟)

学生阅读《小林和文文的故事》的第二、第三部分。

“受到欺负时你会做什么?刚才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这样做对不对呢?请大家阅读《小林和文文的故事》的第二、第三部分,讨论并告诉老师,你们认为是小林和文文的做法更好,还是之前大家所想到的办法更好?为什么?”

这里的讨论需要进行比较:受到欺负时,小林和文文的处理方法对吗?还是学生提出的其他方法(包括那些畏惧的、过激的消极应对方法)更好?如果学生对受到欺负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老师应进行耐心和有说服力的解释。

(四)总结与反思:受到欺负后的正确做法(8分钟)

“这次课上,我们讨论的是,被欺负了我们该怎么做?这可能是一个很难得到统一答案的问题,因为我们具体受到的欺负和现场的情景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注意以下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说:

·受到欺负后,保证自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有时候离开并不代表弱小。

·受到欺负后,我们需要冷静和克制情绪,吵架或者还手、打架也许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受到欺负后,回击不是最好的办法,比如,邀约伙伴或者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去惩罚欺负自己的人;如果这样做,事情的性质会发生变化——我们也变成了不受欢迎的“欺负者”。

·受到欺负后,我们不必畏惧、害怕,我相信我们可以在集体中寻求正当的帮助。

……”

在总结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描述在受到欺负后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这个任务可以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完成。

·主题资源

《小林和文文的故事》(同主题二的主题资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