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
(一)分析研究课题,确定资料搜集范围
在进行文献查阅之前,研究者必须确切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资料,可以通过确定检索目的、研究主题确定检索范围。
1。明确检索目的
文献检索总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而进行的。任何研究工作都是要证明或证否某种判断。按照需要证明或证否的判断的类别划分,文献检索的目的可分为:第一,确定事物发展的历史、状况和趋势;第二,确定事物的评价;第三,确定针对某种问题的对策。[1]确定检索目的,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检索文献的类型及分布。
2。界定研究概念
课题中的研究概念有助于确定检索主题,研究者必须明确其含义,必要时要确定外文译法。同时,主要概念和次要概念的区分可以减小查阅范围并使文献检索更为精确。此外,为了获得全部有关资料,还应从课题的关键概念的含义着手,列出所有同义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至此,研究者对于要查找的文献已经形成大致轮廓。
3。确定检索范围
通过对检索目的的分析,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的实质,就具备了确定检索范围的能力。检索范围通常包括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文献类型范围、语种分布、地理分布等。
内容范围:文献检索涉及哪些问题领域?相关主题有哪些?
时间范围:需要哪些时间段的文献?这一点要与检索方法结合考虑,留意出版日期,保证材料不过时。
文献类型范围:这与课题研究目的有关。若文献检索的目的是确定事物发展的历史、状况和趋势,研究者应主要通过检索公开出版的报刊、书籍,特别是年鉴、专业杂志、专著等,以及到有关部门检索内部资料等,了解原始资料、准原始资料以及前人在论文和专著中的研究成果。若文献检索的目的是确定事物的评价,研究者应主要通过检索专著、专业杂志、论文集等,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若文献检索的目的是确定针对某种问题的对策,研究者应主要通过检索专业杂志、教材等了解前人提供的方法、案例等。
语种分布:是否需要检索外文资料?短时间内进行的小型课题国内资料就可满足,必要时才找国外资料。
地理分布:大陆出版物是否满足需要?文献中包括港澳台出版物吗?这要视课题需要和经费条件而定。
(二)确定检索策略
1。确定检索手段和检索方法
目前可供利用的检索手段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计算机检索又可分为光盘检索和联机检索。研究者根据课题的时间要求和经费条件,选择合适的检索手段。
文献检索的方法多样,不同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适用范围,前文已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2。确定检索工具和检索途径
研究者应从课题的需要出发,一般是先选择综合性检索工具书,而后再补之专业性、专科性检索工具书。这样根据课题需要的文献既范围广、较专深,又不致使主要文献漏掉。
选定检索工具书后,便可根据检索工具书的索引类型和课题要求确定检索途径、检索标志,运用适当方法查找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