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陶行知研究学会 > 中美教育交流史缩影克伯屈日记中的陶行知等人1(第4页)

中美教育交流史缩影克伯屈日记中的陶行知等人1(第4页)

星期二

很悠闲地起床,早餐如同以往一样。整个上午都在写东西,一部分时间用来写日记,另一部分时间则用来写信给玛格丽特,但都没能完成。大约2点去王女士那里看皮毛。花130元买了一件鼠皮衣做外套用,我们也看到一些专门为女子做好的松鼠皮外套,大约300~340元。当然化妆需要花钱。去教育协会,与许多来自女子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交谈,我想尽力表达这样的观点:从日本借鉴来的教育体制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原因如下:(1)日本君主政体取自德国,这不适合中国;(2)一种防止文化发生变化的体系不适合现代中国;我特别提出中等教育、普通学校教育应大力鼓励实验,注意实验的推广是好的,但正如王所说中国人已学会了用是或不是判断一件事。王尽力解释我的发言,对此我深感高兴。去看了几百年前制作的《永乐大典》,共有30000卷。原先有6本,现在仅存3本。将其打包,和卡特、比尔·托德(BillTorter)女士(昨晚刚从哈尔滨回来)去找戴维,但却没有发现他,这就意味着不能去天津。

大约7点半我们与卡特一起乘车赴天津。我们的朋友,一半在王家,有两三个人来与我们话别。在车站遇到一先前的省长,现已退休。作为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与另外一些人一起为移民提供服务,我很钦佩他。乘坐头等车厢继续我们的旅行,设备与俄国铁路上的很相似。我很快便睡着了,但是玛格丽特却没有像我一样,可能有点不适应吧。

10月2日

星期三

按时起床观看山海关城墙,一个年轻服务员对我们态度极为和蔼,为我们提供午餐。卡特告诉我们哈尔滨的情形。读9月16日的《纽约时报》,4点左右到达天津,张伯苓在北京,因此黄先生(Y。S。Huang)(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来接我们,并安排我们到旅馆。旅馆的看门人开车来接我们,黄先生从旁协助。我们被安排在双人间,带洗澡间,一天18美元。吃饭,洗澡,喝茶。当天气转暖时,我买了一件衣服,理发,买了一些卡片。记日记。午餐相当不错,因为房间光线不是很好,所以只读了一会书儿,便上床睡觉了。

10月3日

星期四

大约8点起床,读报纸。罗肯女士(今年刚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现在南开工作)和黄先生过来看我,提议共进午餐,但是我们没有同意,让罗肯女士留下来陪我们。我和她谈论她的工作,她说自己感到很不安,许多事情要等张博士从北京回来后再做定夺。

写信给B。玛格丽特,给海伦(Helen)妹妹发了一封短信,对其未来提出我的设想。我的希望自然也在其中。散步。买了一些肥皂拟送给北京的朱女士(NoraChu)。读哈罗德·帕莱蒂斯(HaroldParlettis)先生就满州的专制事件而写的短评。我脑海中逐渐形成以下观点:(1)根据联合声明,目前条约规定应考虑再行修改,对日本宣称的21条作修改无疑是正确的;(2)日本在满州自称为合法的其他权利看来并不是明智之举;(3)俄国对中国东部铁路的声明只有俄国放弃其他地方才会受到保护;(4)在满洲方面,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观点基本不一致;(5)我必须小心谨慎不让任何一个中国人曲解我的判断;(6)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基本上是敏感话题,中立小组应努力使讨论保持高度警觉以在相互理解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10月4日

星期五

很悠闲地起床。9点40分去南开拜访主管男子中学的余先生,张伯苓博士来带我们看了罗肯女士的住处,接着参观小学,在那里我们讨论了一些可能的变化。学生们看起来都很聪明。我们听他们唱歌,观看他们表演,对他们制作的花很满意。罗肯女士对现状比较满意,甚至不想向前再进一步。随后我们去了大学,参观了图书馆,钢制的隔板看来已过时。饲养的金鱼很有生气,种类颇多。看望了凌冰夫人。我们两个,张伯苓、张彭春、林平女士、罗肯女士还有黄先生共进午餐。之后我们谈了一会儿,然后我见了几个职员,主要回答了他们就俄国提出的问题。张彭春又带我们去参观中学,在那里他为我们讲解了他的中学组织。后来我遇到一些中学老师,就俄国问题做了回答。总体来说我对张彭春的讲解颇为满意。他们兄弟两个带我们返回。花两美元买了100张卡片,洗衣服花去1。9美元。收拾行装准备明天离开。

10月5日

星期六

6点前起床准备离开,当我问及费用时,却被告知南开大学已经付过账了。正在这时,张伯苓来了,借钱给我(昨天去银行没有取到)。我要求自付费用,但是经理拒绝了我。我只好请张伯苓准许。张伯苓将我们送至车站,并将事情办妥。张彭春来跟我们话别,我们和两个中国人共用一室,其中年长者是张的老朋友。雨一直在下,据说这很罕见。旅馆的人来接我们,侍者将我们的行李驮至海关,在那里除衣服之外其余均顺利通过。

10月6日

星期天

我忘记说在这里钱是个问题。在我看来,一元以下的钱大都很难让人接受。我们发现坐在泥泞中奔跑的人力车上,感觉让人不舒服,这样对待车夫是不合理的。

在玛格丽特的坚持下,我们换了一个比较好的房间,24元一天,立即动手搬家,想买皮衣,但得等到明天才会有答复。

买贺卡寄给国内的朋友们。

与哈佛的伍德先生、卢斯·波特(LuciusPorter),晏阳初及其夫人许雅丽相遇。莱顿·斯图特(Leighto)打电话来邀请我们去燕京大学,但是我告诉他还有其他安排,我们只能推迟动身的日期。

晚上与斯威特(Leri)一家去吉(Gee)家吃饭(他鼓励在中国开展实验工作)。在场的还有一位与这里一所学校保持联系的玛丽·史密斯(MaryL。Smith)女士。很美好的一个夜晚。约在11点回家。

10月7日

星期一

买从北京到上海的票。再次看皮衣,皮衣店里的职员居然知道我的名字,当我写下我的名字时,他在前面加了教授两字,这使我很惊讶。随后我们去了波顿(Burton)女士住的北京旅馆,花285元给玛格丽特买了一件皮衣。

其余的时间在漫无目的中度过,对美国理事会的报告中的教育部分先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同时也积极准备星期五晚上的报告。与霍普金森(Hopkinson)女士谈论我们各自的旅行计划。

10月8日

星期二

与克拉克(GroverClark)见面,并安排明天的早餐。预定了一件大衣。帕尼特(Pu)女士等同意将它在19日前寄到上海。晏阳初(冯升胡同20号)先生及夫人打电话来说安排了两个会议,其中之一在10日晚宴上谈论工作,另一个则在11日午宴时就教育形势与前景进行讨论。

与卡特一家去斯图特主席家吃午饭,对于他家中的一切我们都很欣赏:家的布局、新地板和建筑,午餐,与斯图特的谈话内容等。他对于中国局势的看法甚为睿智。他说,将来很不确定,未来的几个星期不会有迅速变化。人们对现在的政府颇为不满,主要有三个原因:(1)国家统一的幻想破灭:(2)外部势力的插手(部分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3)南北之间的竞争。在场的一个人说蒋介石正经营其巢穴,这就使他与人民日益疏远。斯图特说,普瑞斯(Price)夫人的一个中国朋友——银行家告诉他,他的银行已经为蒋介石购买了15000000美元的美国公债。斯图特说银行家贝妮特(Be)告诉他:他不大相信这件事,因为中国钱币不太稳定,而且两个银行其中之一是中国银行,对此应略知一二,况且一个银行家说出这种事是不道德的。这一分析令我颇感兴趣,因此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本能上我便拒绝接受。

斯图特认为西方慈善事业在教育上做得很不错,能在最大程度上普及一般教育到农业,而且所采取的方法还颇适合,这可以说是撒播种子必需的一个步骤。

我同意下周六10点半在燕京大学作题为《以现代眼光看待俄国教育》的演讲。看望巴伯·卢修斯(BarbourLucius)教授和波特(Poster)教授。四处走了走,心情不错,巴伯教授开车送我们回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