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大学书法课教程 > 第四节 楷书名作简介(第1页)

第四节 楷书名作简介(第1页)

第四节楷书名作简介

楷书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汉魏正书萌其芽,是初创时期,形、法未备,真迹亦较少;两晋树其干,初步具备方正之形;六朝发其花,笔画与结字变化多、奇古;隋唐结其果,笔法规范、定型、尚法、完备。晋室东迁之后,出现了南北朝的对峙,不论是南朝或是北朝,书法均有很大的成就,此时期的北碑和之后的隋碑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瑰宝。

南朝因袭晋制不准立碑,所以帖多;北朝没有这种禁止,所以碑多。帖宜于行、草,自然就以流美为能;碑宜于楷、隶,自然就以方严为尚。再加以历史、地理、民族、政治以及生活习尚各方面的影响,南朝书法表现为婉丽清媚,富有逸气;北朝书法,则表现为雄奇方朴,富有豪气。南北是互有影响、互相学习的,南北书派既是同源,及至末期则又渐趋合流了。到了隋代,随着国家的统一,书法也就臻于统一。

(一)钟繇楷书

1。《宣示表》

刻本始见于《淳化阁帖》,后被刻入《大观帖》等,原此表以十八行为正本,一本“也”字在十行之末,一本“也”在十一行之首。此帖非钟繇真迹,系王羲之临本,有宋徽宗(赵佶)题记可证。王僧虔云:“太傅《宣示》墨迹,为丞相始兴宝爱。丧乱狼狈,犹以此表置衣带,过江后在右军处。右军借王修,修死,其母以其子平生所爱纳诸棺中,遂不传。所传者,乃右军别临本。梁武所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者也。”

张廷济《清仪阁题跋》赞此表“清瘦如玉,姿趣横生”。观表中字,结体奇古,用笔质朴,点画之间,多有异趣,信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2。《荐季直表》

小楷,十九行,末行署衔“黄初二年八月日司徒东武亭侯臣钟繇表”。真迹元时在陆行直家,明中叶归华东沙华氏,刻入其《真赏斋帖》,未久,并入王肯堂《郁冈斋帖》。清代真迹入内府,《三希堂法帖》以此为冠首。孙承泽认为此帖为伪作,王澍则以唐宋未闻为疑。其实,宋人已有刻本。《博古堂帖》《淳熙秘阁续帖》《戏鱼堂帖》亦收入。今详审此帖,“民”字缺笔,似为唐人所临。惟此表笔法淳古,即非真品,亦足为小楷模范。

张丑《清河书画舫》评曰:“纸墨奇古,笔法深沉。”冯武《书法正传》评曰:“高古纯朴,超妙入神。”

3。《力命表》

钟繇所书“五表”之一,此表较他表为小,楷书八行,被刻入宋代各汇帖中,但现均不传。重刻可由《伪星凤楼帖》、《泼墨斋帖》中见之。又《快雪堂帖》刻有王羲之临本,风流妍美,精彩异常。

(二)王羲之楷书

1。《黄庭经》

此出赵孟頫旧藏心太平本,传王羲之书。梁巘《承晋斋积闻录》称“结构之稳适,撇捺之敛放,至《黄庭》已登绝境,任后之穷书能事者,皆未能过”。包世臣《艺舟双楫》:“小字如大字,必也《黄庭》,旷**处,直任万马奔腾而藩篱完固,有率然之势。”

2。《东方朔画赞》

小楷,历来为世人所重。一说此赞系王羲之书赠王修者,王修殁时,其母纳入棺中,以之殉葬;又一说真迹传至唐代,藏于内府,迄今无定论。现得见者皆被刻于汇帖中。有“越州石氏本”“宝晋斋本““停云馆本”“玉烟堂本”“快雪堂本”“秀餐轩本”“玉虹鉴真本”等,所传以宋刻拓本为最佳。另有谓柳公权书《护命经》用此赞书法。

3。《乐毅论》

此出《余清斋帖》,传为王羲之书。智永《题右军〈乐毅论〉后》:“《乐毅论》者,正书第一。”钱泳《书学》:“昔人谓右军《乐毅论》为千古楷法之祖,其言确有理据。”《乐毅论》虽屡经翻刻,而右军风采依旧在目。

(三)王献之楷书

《洛神赋十三行》,此出“越州石氏本”,原迹为麻笺,至宋时残损,南宋贾似道先后得十三行,刻之乐石,美称“碧玉”,故又称“玉版十三行”。越州古氏本自此摹。冯武《书法正传》引《离钩》评曰:“字画神逸,墨彩飞动,为天下法书冠。”张廷济《清仪阁题跋》:“风神骀**,气骨雄骏,固已无美不臻。”

(四)魏碑

南北朝的书法,就其承先启后的作用来说,应该首推北碑,而北碑又以魏碑具有代表性。

“魏碑”,指北魏的石刻,由于北魏享国近一百五十年,时间比较长,又加孝文帝拓跋宏笃好文艺,北魏除了盛行树碑立传,还兴起了造像之风。既造像,就需要以文字来说明,如《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等。另外还有一种石刻形式,也是汉代以及魏晋所没有的,就是墓志铭。如曾任过兖州刺史的贾思伯,有为他立的碑,在孝明帝年间也有人为他写了墓志。其他有过墓志并被刻在碑上的有司马元兴、刁遵、崔猷、高道悦等。北魏时期的石刻较多,而且字的体态风格也丰富多彩,有的奇逸,有的古朴,有的瘦硬,有的高美,有的虚和,有的庄茂,所谓“隶楷错变,无体不备”。

康有为认为欣赏魏碑“若游群玉之山,若行山阴之道;凡后世所有之体格无不备,凡后世所有之意态亦无不备矣”。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及统一南北朝的隋,虽各有名碑,但基本上没能超出北魏。因此,“魏碑”已作为整个时代的代表,具有了广义上的意义。

广义上的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魏的书法最为兴旺发达,书体方峻遒劲,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北魏书法的形式是较多的,主要有造像题记、墓志、碑碣及摩崖。

1。造像题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