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留守儿童手册怎么填写资料 > 策略二 凝聚教师的集体智慧攻克学生心理教育难题(第1页)

策略二 凝聚教师的集体智慧攻克学生心理教育难题(第1页)

策略二凝聚教师的集体智慧,攻克学生心理教育难题

新课程实施中倡导教师群体的互帮互助,要求加强教师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让教师在互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思想观点,在理念碰撞中发现别人的真知灼见,形成集体教育智慧。

当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个体的活动,更是一种教师团队的活动。在一个教师集体中,如果只有教师个体的努力,而缺乏团队的协助,那么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团队能整体呼应配合,那么就能凝聚教师的集体智慧,激发教师的整体潜能,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为此,学校要着力为教师搭建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着力发挥教师团队的智慧,形成教师团队的教育合力。这样教师团队的智慧思维有助于教师更深入、更全面、更客观、多角度地理解学生教育问题。

那么,如何凝聚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难题呢?

第一,建立全学科教师共同学习与研讨留守儿童心理的制度。可以组织以班主任为召集人,以该班全学科教师参加的定期学习与研讨制度,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从寻找班级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切入,发现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研讨干预措施以及成效。

第二,全学科教师在所教课堂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更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是班主任关注的问题,也是全体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三,班主任应联合全部学科教师定期开展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了解学生家庭生活、学习状况,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子策略。

家访是教师因教育需要到学生家中或通过电话进行访问,了解学生情况并解决一定问题的行为,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家访

它有利于学校和家庭的信息双向交流,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有效的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成果。

班主任联合学科教师开展家访,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介绍学生有哪些优点,并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要了解孩子在家的状况,身边监护人的状况,孩子的表现,监护人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式,与监护人沟通如何教育孩子,宣讲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四,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效用与功能。创造条件成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并定期向学生开放。班主任和学科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心理咨询老师一起,鼓励学生向心理老师敞开心扉,可以用写信、打电话、面谈等形式向老师倾诉烦恼,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室可以开辟专栏宣传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心理调节的方法。

教师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技巧

1。关心的眼神

教师在和留守儿童说话时,要用关心的眼神注视着他,注意观察他的表情、行为,让他有被重视的感觉。

2。内容要具体,注意语调与语气

说话的内容要具体,而且是说现在的事,不要翻旧账。语调注意抑扬顿挫,多使用温柔、建议的语气,这样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倾听。

3。要面带微笑

当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时,教师要面带微笑注意倾听,这样学生才觉得教师对自己很关心、很重视。

4。能发现优点

教师应该主动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

5。不要盯着缺点

成长中的学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教师要善于用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但不能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甚至上纲上线。

6。做个积极的倾听者

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包括学生的喜悦、学生的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痛苦。

家访小窍门

倡导

倡导微笑谈话式家访;

倡导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式家访;

倡导换位思考式家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