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幼儿进行行为辅导的能力
幼儿行为辅导是指对符合社会文化、价值标准的良好行为的塑造,对幼儿良好行为表现的支持、鼓励,以及对不良行为表现的矫正和治疗。这不仅要求教师掌握行为辅导的一般方法(如强化法、榜样示范法等),而且要求教师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思考每个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5。与幼儿和家长沟通的能力
幼儿教师要具有与幼儿和家长沟通的能力。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与幼儿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助于了解幼儿,与幼儿建立融洽的关系,而且为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教师交流、锻炼语言和交往能力提供了机会。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不仅包括言语沟通,还包括非言语沟通,如身体语言,目光、表情姿势等。
幼儿教师要具有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对有效地进行教育非常重要。
6。独立思维与创造的能力
幼儿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独立思维和创造力尤为重要。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创新;教育对象千差万别,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情境各不相同,要求教师独立面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7。反思能力
教师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只有通过反思,新的教育观念才会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并最终转变为教师的行为。
经典例题
2013年单项选择题: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
A。“取法乎下”
B。“取法乎中”
C。“取法乎上”
D。“无法即法”
【答案】C
【解析】“取法乎上”指效法于精湛、高超的学识、技艺等,常与“仅得其中”连用,意谓效法上等的,也只能得到中等的,即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教师在人格修养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
(四)身心素养
1。良好的情感特征
(1)对幼儿真诚的热爱。教师热爱和关心儿童的程度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极大。爱心是教育幼儿的前提,它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像家一样温暖,从而愉快地参与各项活动。
(2)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需要具有一颗热爱事业的心。教师能在学前教育中做出贡献,其动力主要来自于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幼儿园的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教师面对的教育情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幼儿会出现行为问题,有的幼儿需要特殊照顾,只有勤勤恳恳,不辞劳苦,不怕麻烦,勇于克服各种困难,把幼儿的健康成长作为自己辛勤劳动的最高报酬,才能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2。积极稳定的情绪特征
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会使其情绪波动直接影响幼儿,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以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育活动中。
3。良好的性格特征
教师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朗豁达的良好性格和对己对人的宽容精神。教师要以自己的行为对幼儿施加影响,在示范中对幼儿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从而形成感情色彩鲜明的意识导向。
七、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一)教师职业的责任
教师职业的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是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是幼儿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是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应用者,也是幼儿健康心理的培育者。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履行教师职业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无私奉献,为此,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幼儿、学生家长、教师集体和社会负责。
(二)教师职业的价值
1。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价值由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构成,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1)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
(2)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教师的劳动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教师劳动除了满足社会需要,具有社会价值外,还能够在许多方面满足教师的个人需要,因而也具有个人价值。
2。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
教师绝不是“为他人做嫁衣”的牺牲者,教师职业会给教师带来幸福的体验、精神的充实和自我的实现。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①教师职业激发和丰富教师的创造潜能;②教师职业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成长;③教师职业带给教师无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