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2021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幼儿园 > 第二节 育人为本的幼儿观(第1页)

第二节 育人为本的幼儿观(第1页)

第二节“育人为本”的幼儿观

一、“育人为本”的含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

(一)幼儿的本质属性

“育人为本”中提到的“人”,即为受教育的对象——幼儿。正确认识幼儿的本质属性,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1。幼儿是身心发展迅速的人

幼儿期是人的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幼儿身心的各方面都蕴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中,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都在形成中,既容易接受正面的教育,也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2。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现代教育观强调幼儿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进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经典例题

2013年单项选择题: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答案】D

【解析】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教师私拆学生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违反了育人为本的理念。

3。幼儿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生命精灵

每个人都会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幼儿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以具体的、独特的面貌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生命精灵都有自己的天赋、尊严、兴趣、爱好,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鲜活的个性,教育要帮助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4。幼儿是一个完整的人

幼儿是一个完整的人,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而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幼儿,不仅具备智慧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幼儿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幼儿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给予幼儿全面发展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

(二)“育人为本”的含义

“育人为本”是一种对人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二、“育人为本”的幼儿观★★

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即以幼儿的发展为核心,承认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幼儿都有潜力、幼儿是完整的个体,充分尊重、关心、理解每个幼儿,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教育和引导他们学习、生活,帮助他们健康成才,从而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幼儿

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教育的价值追求,要求人们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看待幼儿。

1。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1)方向性和顺序性。幼儿的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而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的。如个体动作的发展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精细动作等规律,这些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远近律和大小律,在每个幼儿身上都有所体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