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技能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由整个班级所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环境。一个优秀班集体对学生良好的发展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需要班主任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提出班集体奋斗目标
目标是指某一行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或某项工作所预期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标准状态。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规划,是班集体教育每个成员的灵魂,具有指向、动力、评价的教育功能。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
(一)班集体目标体系
根据目标的时限,可把班级目标分为长期、中期、近期几个层次。
1。长期目标。长期目标,在小学阶段可以理解为六个学年度班级的奋斗目标;在初中阶段可以理解为三个学年度班级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在教育目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文化知识水平提出的。要以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现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长期目标是班级的最终奋斗目标。制订长期目标,应根据班级和学生实际,确定建班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级具有鲜明特色。
2。中期目标。中期目标通常指一个学年度的目标。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发展水平,制订出相应的学年度班级奋斗方向。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分解,它在体现班级总目标的前提下,使目标更加具体。通常情况下,班级中期目标是班级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年度工作努力的方向。制订中期目标,可以在完成总目标的某一、二个方面有所侧重,以期收到最佳效果。
3。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是指一学期以内的阶段性目标。许多优秀的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级近期目标的制订和落实。因为每一个近期目标的实现,都会使班级在前进的道路上发生小的质变,若干个小的质变的集合,就会引起班级质的飞跃,进而实现班级的最终奋斗目标。近期目标往往通过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来实现。短期的带有激励性的目标的实现,可以使师生增强信心,从而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制订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当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使学生的素质在德、智、体、美、劳等基础素质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缺一不可,德育为首,五育统一,和谐发展;要把班集体的组织目标、纪律目标、规范目标、舆论目标、班风目标、人际关系目标等协调起来,切不可重此轻彼。
2。激励性原则。激励是通过刺激需要引发行为、实现目标的一个动力过程。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就是要为同学们展现美好的前景,用前景吸引、鼓舞集体不断前进。“朔望理论”表明,目标是一种激励因素,人们对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目标激发出来的力量就越大。班级奋斗目标在表述上应具有鼓动性、感召力,使全体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3。民主性原则。班集体奋斗目标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应该得到全体师生认同。因此,不是班主任个人说了算,而是应充分发动学生,发扬民主,提出多种方案,集思广益,充分体现班级及学生的优势与长处。这不仅可以发挥整个集体的聪明才智,而且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积极性。
4。科学性原则。目标既要确保与学校目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国家培养目标在方向上的一致性,又要切合班级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即符合集体和个人发展规律的目标。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整合度较高,能激发学生实现班集体目标的积极性。目标的高低、难易都要适中。过高,学生可望不可即;过低,失去激励功能。目标应保持中等难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三)制订和提出班集体目标的方法
班主任提出的集体目标要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从实现目标的时间上看,可把目标分为近景目标、中景目标和远景目标;从提出目标的水平上,可把目标分为高、中、低等不同档次,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达到。提出的奋斗目标应当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实现一个目标后,立即又提出一个要求更高的目标,以推动集体不断向前发展。
制订和提出集体目标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师生共商法。所谓师生共商法是指由班主任同班干部或全班同学一道讨论提出集体目标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使提出的目标更易内化为学生的自觉需求,增强目标的吸引力和激励性;还可以使学生和班主任沟通感情,使目标更具有凝聚力。通过师生共商,教育和自我教育很好地结合,确保目标的可行性。
2。班主任定夺法。所谓班主任定夺法是指班主任作出决断,向班级提出要求作为集体必须达到的目标的方法。它要求班主任在提出要求之前,必须深入学生中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使提出的目标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实际,切不能脱离学生实际、随心所欲乱提班级目标,即使目标已经提出,还要向全班学生作反复的讲解、动员,使目标逐步转化为学生自觉奋斗的方向,切不可要求学生盲目地执行,挫伤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
班主任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使提出的目标科学、民主,得到各方的认同,并激发起师生努力达到目标的责任感和期望感,让目标成为师生为之奋斗的动力和方向。同时,目标提出后,还得重视落实,所谓“有目标、严管理、出成绩”。
二、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培养骨干,形成班集体核心,是实现集体目标的重要环节。一个班能否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有集体荣誉感的、有正确政治方向的集体,班干部是关键。由班干部形成的集体核心是班集体是否形成的标志。
(一)选拔班干部的标准
1。有良好的思想品行,热爱集体,关心同学,愿意为同学服务,做同学的表率。
2。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成绩。
3。要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团结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