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大学教学特点 > 第一节 合作教学的概念与功能(第1页)

第一节 合作教学的概念与功能(第1页)

第一节合作教学的概念与功能

一、合作教学的概念

(一)合作教学的定义

美国学者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教学是指在教学上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共同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及他人的学习。我国台湾学者林生傅认为,合作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败关系团体的荣辱。我国学者王坦认为,合作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

综上所述,我们将合作教学定义为:合作教学是一种参与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用到实践中去。[2]

合作教学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3]老年大学合作教学就是指将合作教学应用于老年大学教学。

(二)合作教学的特点

合作教学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它具有以下特点。

1。多边合作性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既是课程内容的导学者、学生潜能的发现者,更是合作者。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发挥,依赖于两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在这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充当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设计的角色,每个学生都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动体。

2。民主和谐性

民主和谐要求逐渐消除教与学的隔阂与对立,改善师生关系,使教学成为协商行为。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把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并进行表现的机会。(2)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并给予满足。(3)创设合作情境。合作情境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一类是为学习氛围创设情境。前者是为了刺激感官、激发兴趣、激发思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后者是为学生提供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环境,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3。学生自我发展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常见问题为教学过程的起始点,并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自己的心理为学习动机,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为基础,强调主动、能动的特点,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要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统一,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4。平等交流性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交流的前提,师生、生生互动是交流的特点。学生潜力的开发,只有在各种相互合作、交流中,才能被捕捉到,当教师认识到合作在师生、生生相互交流过程中对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意义后,才会更积极主动地运用该教学方式,让合作教学变得更有成效。

(三)合作教学的类型

合作教学将合作性学习小组纳入课堂教学中,强**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信息交流过程,所以合作教学就包括了师生、生生、师师及全员合作教学四种类型。

1。师生合作教学

师生合作教学强**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人格是平等的,教师应放下以往的权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合作教育学从人道主义出发,以师生相互尊重、互相合作为基础,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和师生间的共同劳动。当然,合作教学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它在强调师生合作的同时,也提倡在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一种亲密的合作关系。我国教育学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借鉴当时苏联“合作教育学”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师生合作教学”的思想,并进行了“合作教育实验”。

师生合作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合作。[4]

(1)讲授与自学指导相结合。教师讲授内容应力求做到精、新、深。“精”即精讲,侧重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和疑点;“新”是指教师有选择性地补充新内容,介绍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深”是教师在学生可以接受的前提下,讲授内容要有一定的尝试,帮助学生设置一个学习“障碍”,驱动他们的“内部诱因”。

(2)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各章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设计问题,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这些问题必须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连接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它既要概括教材的知识点,更要切中教材的重点、难点,还能唤起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感知课的兴趣。问题一定要有坡度,要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具有典型性,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3)讲授与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等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尝试、探究等自主活动,在未知的知识海洋里遨游。

师生合作教学从广义上是指师生对课程共同开发、教学、评价和共同管理;狭义上是指师生在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过程,激活、展开、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2。生生合作教学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合作是最佳情境。学者约翰逊指出,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必备条件,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于实现的基本条件。合作学习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生生之间的互动变革,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了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使学生的个性和群性的协同发展。[5]生生合作是指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相互影响、作用,是学生之间交换思想的过程。在整个生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学生经常更换合作伙伴,鼓励优差生合作与男女生代表;全体参与,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组内成员合格,组间形成竞争格局;教师要当好导演,不做教练,更不做保姆。

3。师师合作教学

师师合作教学提倡两名或多名教师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协作,共同授课。师师合作教学是课堂教学互动向课外的延伸,是整个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合作教学认为,与学生一样,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所教授内容的合作与沟通,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在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产生“1+12”的效果。

4。全员合作教学

我国合作教学研究者们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合作教育和合作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的一种创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全员合作教学认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因素都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特点在于全员参与,强**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立体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师互动,由此在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三维立体特征。

二、合作教学的功能

(一)合作教学的一般意义

合作教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也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而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的教育取向是竞争而不是合作,这种教育的惯性很强,如何把合作的观念引入了教学系统的运行机制中,使之与竞争机制结合起来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讨的新课题。合作教学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其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完善教学互动理论

以往的课堂互动理论,只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彼此影响。合作教学倡导的互动观是一种多边立体的互动现象,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由此推动教学的发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