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网站建设方案 > 二服务学校宣传工作结合融媒体进行建设华东师范大学(第2页)

二服务学校宣传工作结合融媒体进行建设华东师范大学(第2页)

经过半年时间的完善和优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英文、法文门户网站及新闻网于2013年元旦正式上线。此后网站群平台进入成熟拓展阶段。一方面确保门户网站、新闻网等重要站点高质量平稳运行,另一方面持续关注新媒体发展,对平台进行不断拓展。在此期间,华东师范大学主要完成了iEU移动应用、微信公共平台的开发。

2。建设成果

通过一年半的建设,华东师范大学网站群平台已初步建成。目前网站群平台上共运行了包括门户网站、新闻网、信息公开、党务公开、教师个人主页和各院系部门二级网站在内的约150个校内重要网站。

(1)信息共享。

网站群系统实现了门户网站与庞大的二级网站群之间的信息共享,使校内原来零散的大量网站信息自上而下得到梳理和整合。任何站点中发布的信息可以便捷地推送到门户网站和其他二级站点,乃至微博、微信、移动应用等平台,并通过社会化分享等功能扩大了信息的影响范围。

网站群的信息共享使信息在不同渠道中的创造和再加工变得简易。在各院系网站中的科研学术类文章,可以被推送至学校新闻网,经采编后呈现在学校主页,同时也可以被学术网进行收集和编录,归类到学者文集中。与此同时,文章也被共享到了平台的各种扩展应用中,用户能够通过不同方式在移动设备App、微信、微博上浏览到该文章。这样,同一信息内容通过在不同用户群体的站点和不同的媒体平台中推出,能够呈现出立体式的信息宣传效果。

(2)权限管理。

平台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在门户网站等校级层面的重要网站中,形成了以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中心作为内容维护主体,以信息化办公室作为技术支持的运作模式,拟定了职责分工细则。为适应该模式,在网站群平台中将内容维护方面的权限和前端页面修改、模板更改等技术维护方面的权限分开,将每一个“页面更新”的任务清晰划分至内容和技术端,两方面的管理权限互不影响。该模式有助于两部门加强沟通,合力推进平台建设。

在新闻中心及其他使用网站群的二级院系、部门中,根据系统的分级权限和操作流程,各自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尽量避免开启和使用公共管理账号,所有管理人员的账号都与其公共数据库账号对应,每个网站、每个栏目中的内容起草、审核和站点管理等操作都具体到个人,任何操作过程都有详细的系统日志记录,能够在发生问题时追溯到相应责任人,使平台的运维更加有序。权限管理也极大地方便了跨站点操作,管理人员只需要登录一次,就能够在同一后台中快速切换要管理的站点,甚至在同一类型的管理页面中进行切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信息安全。

平台将各个二级站点的后台归并到一起,建成了以网站群为单一后台的管理端,大大降低了来自后台管理页面漏洞的系统风险。通过制作与发布分离的服务器策略,以及网络路由设置及反向代理机制,将服务器方面的风险进一步降低。通过一系列数据备份策略,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从2012年年底以来,平台的运营一直较为平稳可靠,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

平台的安全措施也大大缓解了二级网站服务器的运维压力。原二级网站服务器由于站点开发水平良莠不齐,后台漏洞林林总总,经常爆发严重的安全问题。通过将问题网站迁移到网站群平台,一方面避免了问题漏洞的再次爆发,另一方面也确保了站点内容数据的安全。今后华东师范大学将在做好平台安全运维措施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校内二级网站向平台的迁移工作。

(4)跨平台服务。

目前,平台已经能够针对各种不同平台提供服务。改版后的华东师范大学门户网站是国内高校首个采用响应式设计的高校门户网站,能够针对PC和移动设备进行优化显示。全站采用HTML5构建,使用了包括二维码生成、IOS应用推介、谷歌日程添加、信息主动推送、浏览器向下兼容、社会化分享等最新的Web技术,在技术上达到了国内高校一流水平。基于混合模式开发的华东师范大学iEU移动应用已推出了包括iOS和Android在内的两种版本,提供了包括通知公告、讲座报告、班车时刻、校园黄页、空闲教室、图书查询等在内的校园移动信息化服务,便于校园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平台下的其他网站和拓展应用,如新闻网、通知公告网、信息公开网、党务公开网、微信公共平台等,目前也均处于平稳运行中。

(5)全媒体支持。

平台已经初步实现了全媒体支持,实现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形式的全面覆盖。华东师大视频网的创建,弥补了平台在视频资源上的不足。华东师范大学在技术上采用将HTML5和Flash相结合的手段,确保在不同平台的浏览器中均能正常播放视频。同时,华东师范大学也在华东师大门户网站的前端页面中开发了视频组件,使内容编辑人员能够在首页滚动图片中加入视频内容,拓展了内容传递的多样性。在教师个人主页中,每位教师发表的论文成果均可以通过PDF等附件形式自主上传,供浏览者下载阅读,形成了小型的学术互动资源库。平台中的音频内容还可以通过微信公共平台进行查找和播放,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来实现信息的传播和推广。

(6)其他建设成果。

平台采用对象分类设计、快速定位、检索排序、突出重点等策略,整体提升了校园网站的用户体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站思想,并确保了校内网站的整体安全性。经过精心设计的网页增强了浏览者的视觉体验,受到了校内师生和社会人士的好评,从外在方面凸显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形象塑造,体现了学校建设优雅学府的风气,促进了学校新闻信息工作建设,提升了学校软实力。

主页改版为校内二级网站建设起到了示范效应,使得各院系、部门越来越重视其网站建设。目前校内各个单位均设置了专门的信息员岗位,由信息员负责本部门网站的建设。通过学校信息化办公室的培训和指导,大量非专科出身的信息员已经掌握了网站群的基本制作技巧,很多二级网站已经运行在网站群上,还有更多网站正陆续向网站群进行迁移。主页和二级网站协同推进,共同提高,展示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新面貌。

在教师个人主页方面,中英文个人主页站点数量目前已超过2500个,形成了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对外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在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力方面体现了重要价值。此外,大夏学术网、讲座日历、国际会议等网站对于助推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信息化办公室还指导了“智慧校园俱乐部”等学生社团和学生个人,发掘校内不同专业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兴趣爱好,在移动应用开发、HTML5开发、Flash互动开发、图形图像设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平台建设。

(四)应用效果

1。运行数据

平台自2013年元旦门户网站改版完毕后,访问流量大幅提升。以2013年一季度为例,门户网站总访问次数同比上升10。54%,浏览量同比上升52。07%,新访问次数同比增加15。39%。同时,英文网和法文网的推出,使来自海外的访问用户有了很大增长。英语区域的用户访问量同比增长32%,法语区域的用户访问量同比增长了240%以上。

通过精心编排的图文内容大大增强了门户网站的用户黏性,用户在站点页面上停留的平均时长同比增长了28。96%,每次访问的页面浏览量增长37。57%。这些因素都有力地助推了学校的Alexa世界排名值。目前,学校网站的整体Alexa世界排名已从改版前的5万余名上升到了1万名左右,如图5-5所示。

图5-5华东师范大学门户网站Alexa流量变化图(2012。11—2013。4)

与此同时,移动应用、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用户数量也大幅增长,华东师范大学新浪微博的关注数量超过10万人,微信的关注数量也超过3000人,其中使用微信平台进行交互的活跃用户日平均已超过500人。

2。绩效分析

面向新媒体环境的网站群平台推出之后,华东师范大学网站从主页到二级网站群都有了较大改观和创新,在技术、设计、架构等方面也有很大进步。门户网站获得了一定的社会美誉度和认同度,为学校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宝贵的无形资产,为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软件环境,在学校的招生、招聘以及社会形象塑造方面形成了正面效应,成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软件支持。

平台除网站群框架和移动应用由校外公司开发外,其余工作均由信息化办公室和新闻中心的人员协力自主完成,节省了聘请专业设计和开发公司的高额费用,为学校间接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基于网站群的二级网站建设也为校内各院系、部门节省了大量开发时间和建设成本。通常情况下通过聘请专业公司设计和开发一个二级网站,其需求分析、沟通、签订合同等环节较为烦琐,网站从开始策划至上线,期间需要1至3个月,建设费用上万元,且后期维护费用高昂。通过网站群建站,一个二级网站从策划到正式运行仅仅只需3至7天即可完成,整个过程完全免费。以校内几百个二级网站计算,该平台即可为学校节省数百万元的网站建设开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