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 > 第三节 教学中的自由控制与民主问题(第1页)

第三节 教学中的自由控制与民主问题(第1页)

第三节教学中的自由、控制与民主问题

学习目标

深入理解和认识教学中的自由、控制与民主问题。

一、教学自由及其必要性反思

(一)教学自由

教学自由顾名思义包含了“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但鉴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类主体和性质都不相同的活动,且关于学生的“学的自由”问题在第六章中已重点讨论,我们这里将重点关注教师“教的自由”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教学自由界定为一种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职业自由”或“教授自由”,它不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而且还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一种自主思想或行为状态,同时也是他们自觉运用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状态或结果。[44]教学自由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宽泛的概念,教学自由包含的内容亦十分丰富,我们可以大致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教师的教学选择权,二是教师的拒绝权。教师的教学选择权是教师教学自由的主要内容,这主要包括教师对教学目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的自主选择权利。教师的拒绝权是指教师在专业范围内,依据自己的专业判断,不受他人强迫,可以拒绝参与与教学无关或不利于教学的工作。

(二)教学自由的必要性

为什么需要教学自由呢?或者说为什么教学自由是保证“好”教学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呢?其原因在于自由是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是教学活动在逻辑上和实践上之所以能够成立或发生的必要条件。“好”的教学,如前所述,是一种关涉意向反思、师生互动、伦理建构和创新的社会活动。由此可以说,教学自由是保证教师教学意向合理反思、保证师生良好互动、保证教学合乎伦理和教学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

1。教学自由是保证教师形成真正教学意向的必要条件

教师能否自主地对自己所持有的教学意向进行反思、质疑、辩护和理解是判断教学“好”“坏”的标准之一。对教师而言,能否自主地进行教学意向反思的首要前提就是教师是否拥有教学自由。如果没有教学自由,教师就只是教学的“机器人”,一切都按事先预定的程序进行,教学目标是给定的,不管是使学生成为接受的知识“容器”,还是实现对学生的控制和规训,这些都与“我”(教师)无关,教师所做的只是执行“命令”而已。如此,教学意向的反思如何可能?对于教师而言,没有他们对教学意向自由自觉的思考、理解、反思和辩护,就等于没有形成真正的教学意向,没有真正的教学意向作为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教学”充其量就只是照本宣科的“灌输”,盲目机械的“训练”或鹦鹉学舌的“宣传”而已。

2。教学自由是保证师生良好互动的必要条件

没有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或交往,就没有“好”的教学。教学自由则是保证师生良好互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虽说是平等的关系,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处于主体的地位,要对师生互动负主要责任。如果没有教学自由,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处于从属或者被动的地位,他又如何能承担起师生互动的责任?又如何才能实现对学生成长的指点和引领?没有教师的教学自由,师生交往就沦为一般意义上的交往,教学的“教育性”如何得到保证?如此,教学就不成其为“教学”,充其量是人际交往或交流。

3。教学自由是保证教学合乎伦理的必要条件

如前所述,教学伦理性的保障和实现是衡量“好”的教学的核心标准。教学伦理性主要体现为教师在教学中所担负的伦理责任。责任是与自由相联系的,只有一个人能够从一开始就自由地行动时,我们才能对他实际上所做的事情追求责任,也就是说,责任必须以自由为前提。因此,如果我们要求教师要对自己教学中的行为负伦理责任的话,那么就必须给教师教学自由,必须保证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自由、自愿的行为;如果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被迫的或者不自由的,就不应该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总之,教学自由保证了教师可以担负起自己所应承担的教学伦理责任,反之,要求教师承担教学的伦理责任,就必须给他们以教学自由。

教育(学)家语录

自由与道德:总有一些人千方百计地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企图把自由奠基于权利和快乐的领域而不是奠基于义务的领域。始终如一地坚持二者的一致性吧!自由是良知的统治得以成长的条件。自由就是让良知来指导我们的行为,自由就是良知的主宰。

——[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10。

4。教学自由是保证教学创新的必要条件

如前所述,教学是否具有创新性是衡量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准。而教学创新与教学自由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由是创新活动的前提,没有自由,人就不可能进行创新;而创新活动的展开,也是在实践着人的自由,提升着人的自由。“除非人们得以按照他们的希望,‘按照只与他们自己有关的方式去生活’,否则文明就不会进步,真理也不会显现,因为我们会缺少自由的观念市场;人类的自动自发、原创力、天才、心智能力、道德勇气等,也将无从发挥。”[45]对教学创新而言,教学自由不仅是教学创新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教学自由的获得和运用本身就是教学创新的体现。

二、教学控制及其必要性反思

教学自由是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是教学活动在逻辑上和实践上之所以能够成立或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样,教学控制亦是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是教学活动在实践中能够完成的必要条件。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因素都存在着多种变化的可能性,为了保证教学意向的达成或者说为了保证“好”教学的实现,必然离不开控制,而且也只有通过控制才可能实现“好”的教学。

(一)教学控制

所谓教学控制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整的方法与行为的集合。[46]教学控制的对象广义上包括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所有要素,狭义上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控制。不过这种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控制并不是简单地追求效率而填鸭式地“一刀切”“一锅煮”,也不是要强制学生接受教师的一切观点,控制学生的思维活动,限制学生的理性发展,而是为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对学生实行的必要引导和适度约束。

教育(学)家语录

在教育中为个人自由而斗争的自然的逻辑的结果是,教师应当改进他对学生的控制,而不是放弃控制。

——[美]斯金纳。引自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23。

(二)教学控制的必要性

为什么说教学控制是教学实践的必要条件?教学控制会不会导致诸如限制学生自主发展,导致教师课堂霸权或者教学方式单一呆板等问题,或者说教学控制是不是与教学自由相矛盾和冲突呢?

1。教学控制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

学生的自主发展,既是好的教学的目标(教学意向),又是衡量好教学的重要标准(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表现)。如果教学控制必然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或者说教学控制阻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那么教学控制对教学而言就是不必要的障碍,须予以清除。事实是否如此呢?答案是否定的。从教学控制的目的来看,教学中实施教学控制的目的并不是要操纵和限制学生的自由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陷入僵化、封闭的境地,教学控制只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引导,以保证教学活动实现预期的目的和维持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从教学控制的作用来看,教学控制具有纠偏的功能,或者说教学控制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教学充分的自由同时意味着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对教学目标不可避免地偏离,如果不及时调整这种偏离,偏离就可能不断累积并放大,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产生重大威胁。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把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离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控制策略和措施,那么可能的偏离就会得到恰当的应对,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从教学控制的方式来看,无论从伦理的角度还是从操作的角度,教学控制都应是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的一种引导、一种推动,其目标是保证教学意向的实现(即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教学控制不是教学强制或教学压制,不是教师使用强制手段对学生思维、个性和行为实行操纵,教学控制不必然导致教师霸权。教学控制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任何类型的教学都需要实施教学控制,只不过教学控制的方式不同而已。那些限制学生思维、扼杀学生个性的行为不是教学控制,或者说那些行为背离了教学控制的初衷,是对教学控制的误解和误用。

2。教学控制是保证教学方式合理运用的必要条件

如前所述,教学方式是影响好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适切性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教学控制会不会限制教师对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追求?教学控制会不会必然导致教学方式单一呆板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教学控制是教学系统良性和有序开展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性要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需依据不同的教学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而任何类型教学方式的运用都离不开教学控制的支撑,即使是像我们一贯认为的给学生以极大自由的探究学习也离不开恰当的教学控制。就探究学习而言,“要使这种学习活动避免流于散漫和轻率,并最终指向一定的价值目标和实现某种教学期望,教学控制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大。因此可以说,探究学习需要教学控制,教学控制也因探究学习而使其意义更加彰显。”[47]其实,不仅是对探究学习,对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在内的其他教学方式而言,教学控制都为它们的合理运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那种认为摆脱控制,就可以激发教师巨大创造潜力,就会促使他们大力推广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控制并不是要控制教的方式或学的方式,只是要控制教学的展开过程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只是要控制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达成的一致性。因此,教学控制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是,教学控制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指明一个具体的方向,并维护一个学习活动开展的可能性空间;反过来,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对教学控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推动教学控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