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 第二节 教育测量研究法的质量指标(第3页)

第二节 教育测量研究法的质量指标(第3页)

则有:

因此,这道论述题的区分度为0。40。

1965年,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R。L。Ebel)根据长期的经验提出了用鉴别指数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如表6-3所示。

表6-3测量的鉴别指数与优劣评价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不是绝对的。

(2)相关法。相关法就是通过计算项目得分与测验总分的相关系数来估计区分度的方法。由于测验项目的类型不同,采用的相关法也不同。

①积差相关法。非二分法记分项目(主观题)的区分度,可采用积差相关计算。即计算某项目得分与测验总分的相关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例8:12名学生参加某学科测验,其中第6题(主观性试题)得分为x,测验总分为y,结果如下,求第6题的区分度。

则,区分度为:

因此,第6题的区分度为0。60。

②点二列相关法。二分法记分项目(客观题)的区分度,可采用点二列相关法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

例9:10名学生参加某学科测验,其中第1题(选择题)得分为x(1表示答对,0表示答错),测验总分为y,结果如下,求第1题的区分度。

解:根据表中数据求得

则,区分度为:

因此,第1题的区分度为0。354。

3。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区分度与难度有密切的关系。难度直接影响到项目得分的方差,而方差又反映项目得分的离散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分度的大小。研究表明,难度越接近0。50,分数的分布范围越大,方差越大,区分度也越大。表6-4说明了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表6-4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二、测验质量分析

难度和区分度是测验项目的质量指标,但即使每个项目都有适宜的难度和较高的区分度,合成一份测验后质量也未必就好,因此还需要分析整份测验的质量指标,即分析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一)信度

1。信度的概念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即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可信性程度。换句话说,一个信度高的测验,对同一个人或同一组被试先后施测两次,结果应保持一致,否则,就是信度不高的测验。

一个好的测验,只要按测量规则进行操作,其结果就不应随测验使用者或使用时间等方面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用标准的钢尺去测量一张桌子的长度,无论是谁,只要操作方法正确,所测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但如果所用的是一种具有较大弹性的皮尺,则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去测量,其结果必然会有较大的误差,这说明用皮尺去测量信度不高。

信度是任何一个测验的必要条件,对于教育测量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教育测量的对象主要是精神现象,所测量的特性不易把握,为了能真实地反映被试的某种特点,需要更加注意测验的信度,从而正确地判断测量结果的价值。只有信度高的测验才能成为教育工作有用的工具,否则,测量的结果是无意义的、无效的。

2。信度的类型和估计方法

(1)重测信度。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施测两次,然后根据被试的两次测验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

重测信度是假定所测量的特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用同一测验对相同被试先后施测两次,其结果相同或相近,说明测验结果具有稳定性,信度高,如果两次测验结果相差较大,则说明测验结果缺乏稳定性,即信度低。因此,重测信度也叫稳定性系数。

其基本模式为:

两次测验均以A表示,即两次测验完全相同,A的下标1和2表示同一测验施测两次,时距可短至几分钟,长可达数年。

重测信度即稳定性系数可使用积差相关系数的公式计算:

例10:用学习动机测验对15名被试先后施测两次(间隔时间为2周),得分如下,求该测验的信度。

解:根据表中数据求得

则,区分度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