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科学研究法 张其志内容原文 > 第三节 访谈调查法(第1页)

第三节 访谈调查法(第1页)

第三节访谈调查法

同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一样,访谈调查法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科学来说,访谈调查法则是区别于其他以物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的特有方法。在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访谈调查法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其设计和策略也日益完善。

一、访谈调查法的含义

访谈调查法又称访谈法、谈话法或访问法,是指调查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是一种研究**谈。也就是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一种有目的的谈话,其中由访谈者一方通过询问来引导被访者回答,以此了解调查对象的行为或态度,最终达到调查目的。

从本质上说,访谈和问卷都是沟通的过程,沟通的目的都在于获取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不同的是访谈是以口头语言的问答来收集信息,被访者是先听后说,问卷则是以书面语言的问答来搜集信息,被访者是先读后写;访谈通常是面对面的直接言语接触,问卷则是纸与笔的间接言语接触。[5]在教育调查中所用的访谈和一般情况下的谈话不同,它是研究性的谈话。研究性的访谈与一般的谈话最本质的区别是:研究性的访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谈话,它的针对性很强,谈话的过程紧紧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展开,而一般情况下的谈话,是一种非正式的谈话,它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性较强。

二、访谈调查法的特点

访谈调查不同于问卷调查,它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直接交谈,因而可以直接观察到调查对象的非语言行为,获得感性材料,对较深层次的探索性研究及文化程度低的调查对象有很重要的意义。它的最大特点在于研究过程的交互性,即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访谈者需要在与被访谈者在交往过程中与之建立基本的信任和一定的感悟,并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访谈,才能使之积极配合。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访谈调查法能比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获得有关研究对象更丰富、更完整、更深层的信息,同时也是更复杂、更难以掌握的重要方法。访谈调查法一般用于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也可与问卷、测验调查配合使用。

(一)访谈调查法的优点

1。灵活

第一,访谈调查是访谈者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有关问题,通过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这种调查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第二,访谈调查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交流、双向沟通的过程。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弹性,访谈者在事先设计调查问题时,是根据一般情况和主观想法制订的,有些情况不一定考虑十分周全,在访谈中,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反映,对调查问题做调整或展开。如果被访者不理解问题,可以提出询问,要求解释;如果访谈者发现被访者误解问题也可以适时地解说或引导。

2。准确

第一,访谈调查是访谈者与被访者直接进行交流,可以通过访谈者的努力,使被访者消除顾虑,放松心情,做周密思考后再回答问题,这样就提高了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二,访谈调查事先确定访谈现场,访谈者可以适当地控制访谈环境,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灵活安排访谈时间和内容,控制提问的次序和谈话节奏,把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这有利于被访者能更客观地回答访谈问题。第三,由于访谈流程速度较快,被访者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因此,所获得的回答往往是被访者自发性的反应,这种回答较真实、可靠,很少掩饰或作假。第四,由于访谈常常是面对面的交谈,因此,拒绝回答者较少,回答率较高。即使被访者拒绝回答某些问题,也可大致了解他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3。深入

第一,访谈者与被访者直接交往或通过电话、上网间接交往,具有适当解说、引导和追问的机会,因此可探讨较为复杂的问题,可获取新的、深层次的信息。第二,在面对面的谈话过程中,访谈者不但要收集被访者的回答信息,还可以观察被访者的动作、表情等非言语行为,以此鉴别回答内容的真伪以及被访者的心理状态。

(二)访谈调查法的局限

1。成本较高

访谈调查常采用面对面的个别访问,面对面的交流必须寻找被访者,路上往返的时间往往超过访谈时间,调查中还会发生数访不遇或拒访,因此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多;另外,较大规模的访谈常常需要训练一批访谈人员,这就使费用支出大大地增加。与问卷相比,访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由于访谈调查费用大、耗时多,故难以大规模进行,所以一般访谈调查样本较小。

2。缺乏隐秘性

由于访谈调查要求被访者当面作答,这会使被访者感觉到缺乏隐秘性而产生顾虑,尤其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往往会使被访者回避或不做真实的回答。

3。受访谈者影响大

由于访谈调查是研究者单独的调查方式,不同的访谈者的个人特征可能引起被访者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回答内容;而且访谈双方往往是陌生人,也容易使被访者产生不信任感,以致影响访谈结果;另外,访谈者的价值观、态度、谈话的水平都会影响被访者,造成访谈结果的偏差。

4。记录困难

访谈调查是访谈双方进行的语言交流,如果被访者不同意用现场录音,对访谈者的笔录速度要求就很高,而一般没有进行专门速记训练的访谈者,往往无法很完整地将谈话内容记录下来,追记和补记往往会遗漏很多信息。

5。处理结果难

访谈调查有灵活的一面,但同时也增加了这种调查过程的随意性。不同的被访者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的答案,这样,对访谈结果的处理和分析就比较复杂,由于标准化程度低,就难以做定量分析。

由于访谈调查收集信息资料主要是通过访谈者与被访者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又由于访谈调查的方式简单易行,即使被访者阅读困难或不善于文字表达,也可以回答,因此它尤其适合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成人或儿童这样的调查对象,所以,适用面较广。

访谈调查法被广泛运用于教育调查、心理咨询、征求意见等,适用于向被访者了解心理体验、情感,以及对某一事物的意见、态度、评价等方面的信息,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究;它适用于调查的问题比较深入,调查的对象差别较大,调查的样本较小,或者调查的场所不易接近等情况。

三、访谈调查法的类型

访谈一般以面对面的个别访谈为主,也可采用小型座谈会、调查会的形式进行团体访谈,还可以进行电话访谈。访谈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也可以作为其他研究方法中收集资料的辅助方法。

访谈调查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依访谈者对访谈的控制程度划分

1。结构性访谈

结构性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事先设计好的访谈提纲依次向被访者提问并要求被访者按规定标准进行回答。这种访谈严格按照预先拟订的计划进行,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访谈提纲的标准化,可以把调查过程的随意性控制到最小限度,能比较完整地收集到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这类访谈有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访谈内容已在计划中做了周密的安排。访谈计划通常包括:访谈的具体程序、分类方式、问题、提问方式、记录表格等。

2。非结构性访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