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科学研究法是一门什么非常强的学科 > 第二节 教育个案研究法的操作程序(第2页)

第二节 教育个案研究法的操作程序(第2页)

(1)观察法。个案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两种观察法为参与式观察和直接观察。参与式观察指的是在观察中,研究者与被观察者发生互动。参与式观察有几个显著的优点,即参与观察者能从个案研究内部人物的角度来洞察事实,能够更便捷地接触事件、人物和文件。如在邦尼(Bonnie)和维基(Vicky)的研究中,研究者加入家庭参与到支持小组会议中,目的就是为了理解家庭成员如何与其他人互动以及家庭需要什么样的支持[21]。

直接观察法可能会像随意的数据收集活动一样简单,也可能会需要制订正式的方案去测量和记录行为。直接观察法对系统的评估十分重要。如艾米(AmyR。Mzie)在研究中,应用直接观察法来收集关于环境支持、教学测量和教室内外活动的数据,并且制订观察方案[22]。“武汉市江岸区辅读学校课外活动实施的个案研究:以轮滑活动为例”则采用非参与式的、自然观察的手段,在不干预教学的自然的课外活动情境中观察“轮滑活动”的开展。

(2)文件回顾。文件回顾中的文件可以是信件、备忘录、记事本、文档管理、新闻文章以及任何与调查相关的文件。例如,凯尔(Keil)在研究中翻阅的几种文件,包括设计小组备忘录、成本与效益比的分析、有关阻碍系统使用的内部报告等都属于文件回顾的范畴。文件回顾可以弥补其他方法的不足。如有时人们前后言行不一致,文件回顾就可以用交叉验证访谈和观察等其他方法收集信息。另外,文件对研究者访谈中的询问具有指导性[23]。

(3)访谈法。访谈法在个案研究中非常盛行,可以和其他数据收集方法一起使用。就如1994年卡普兰(Kaplan)和麦克斯韦(Maxwell)所强调的,访谈的首要目标是引导被访谈者用自己的话来陈述观点和讲述经历,而不是简单地让访谈者在预先设定好的反应范畴中做出选择。

访谈法包括结构式访谈与半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围绕谈话提纲进行,如在艾米(AmyR。Mzie)的研究中,谈话提纲包括学生背景信息、读写初级阶段的发展、促进这一阶段发展的策略和活动以及谈话伙伴在这一阶段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等[24]。与结构式访谈相比,半结构式访谈能够在保证收集同样范围数据的同时,拥有足够的灵活性,并且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接近不同的访谈对象。例如在上述的“武汉市江岸区辅读学校课外活动实施的个案研究:以轮滑活动为例”案例中,针对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就能够很好地获得教师关于“轮滑活动”开展的作用、特点、影响因素与场景以及实施效果等多方面较为集中、深入、整齐的信息,有利于后面对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归类。访谈录音用来精确地记录谈话,以避免损失数据,同时,可以用数字对每个磁带编码,标上被访谈者的名字以免混淆。

三、个案研究的数据分析

与其他质的研究方法类似,个案研究法中分析资料这一环节是最难进行程序化操作的部分。由于搜集资料的方法多样,所以分析研究资料时也要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如统计分析、分类编码方式等。

(一)资料分析准备

数据分析前的准备包括检查资料的真伪、资料分类、列表统计、检验或者将定性与定量的资料结合起来等。

(二)资料分析的层次

莎兰·B。麦瑞尔姆认为分析有三个层次:1。描述性分析,即叙事,形成案例叙述的内在逻辑;2。类别构建,通常是通过不断比较的方法建构起来的;3。理论构建。[25]

(三)资料分析的过程

1。资料的归并和整理

资料的归并是指将所搜集到的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形成分组的活动。搜集的资料可能是零散的、条理不清的,通过分组,就可以使信息逻辑化、任务简单化。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四步。

(1)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包括对每一次观察或者访谈后的记录进行通读、调整,把当时记录得不太清楚的信息填补完全,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再次整理原始资料。

(3)在整体把握资料的基础上,寻找适当的分析单位,通过分组,使资料呈现得更加逻辑化和条理化,形成分析的工具与框架。

(4)借助于确立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对原始资料进行量化处理或者质的分析。

2。分类与编码

编码是指用分析的概念或者数字、符号等对记录的文字资料进行标注。例如,搜集到一个人物的年谱,以年谱作为分析的文本,那么首先要对各种事实进行编码。例如,该人物在5岁时母亲去世,就可以在旁边标注“早年丧母”这样一个概念,以表明这件事情的性质;也可以把他从出生到6岁这一段标明为“童年期”,还可以把影响他成长的各种事件或者环境因素标上“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区因素”等。编码的内容很多,主要根据研究的课题来设计。

建立编码系统有几种途径:一种是研究者依靠预先确定编制的或前人的经验进行编码。另一种是研究者对数据进行一些初步探索之后再进行编码[26]。还有一种更普遍折中的方式[27],就是先使一些原始的编码,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再加入其他的编码。如“武汉市江岸区辅读学校课外活动实施的个案研究:以轮滑活动为例”的编码系统包括四类:①轮滑的作用;②轮滑的影响因素;③轮滑效果;④轮滑教学中的问题。

一个好的编码系统应该包括具体的信息要素。如果一个主题特别抽象,研究者则需要提供有关主题界限的例子,甚至需要与主题紧密相关但并不包括在主题里的一些个案。

3。数据量化与解释

量化处理是指运用数学的统计方法,对经过编码分类的资料进行加工,求平均、求百分比以及进行差异性检验等。解释信息即分析所搜集到的资料与正在研究课题的相关程度。这种相关度的确定一般有两个标准:

(1)所获得的信息的内部效度。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研究方法与结果是否令人信服、研究程序是否得当、研究过程是否客观不带有偏见等。

(2)所获得信息的外部效度。主要包括研究结构的概括化程度、结论有无推广的价值等因素。

四、个案研究报告及案例分析

(一)个案研究报告的类型

个案研究报告的类型主要包括:描述性报告、简介性报告和分析性报告。其中,描述性报告比较详细地叙述个案资料,直接而精细,可以将一些片段并列或串联,不用转述而用原话,尽可能用客观描述来呈现对个案的解释。但整理报告的时间较长,重心难以把握,较为繁复。简介性报告着重反映个案的主要特征,比较简洁。报告整理时间较短,较能显出问题的重心,不过往往难以详细获知一些有关个案的细节部分资料。而分析性报告通常对论点进行直接的论述,对论点均需提供论据,并需说明个案的各种可能现象及推理历程。分析性报告是一种企图利用客观的方式呈现个案资料、但又无法全然放弃主观判断的呈现方式。

(二)个案研究报告的构成

个案研究报告的目的是简化复杂的研究发现,使读者能够得出自己的结论。个案研究报告有很多种形式,如一章一个个案,写一个故事,按时间顺序叙述,将报告分成层次性标题或章节来陈述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

一般而言,完整的个案研究报告包括如下部分中所有或者关键环节:研究目的和理论背景的陈述;研究主题;主要研究问题;对个案的具体描述以及如何进行取样和个案选择;研究的背景和个案历史(用来告诉读者研究地点或对象是如何确定的以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持续时间;用来保护参与者身份和隐私的知情同意书(其内容比较理想的是能够说明参与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参与中获益);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对数据的总结性陈述、对研究问题的清晰回答,以及围绕个案的深入讨论等);使用引用与节选对数据进行解释,构建完整的、概念性的分析和解读;对可能影响数据解读的因素进行讨论;个案研究与更广泛的理论和实践议题之间的联系。

(三)个案研究报告的规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