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焦虑 中国人 > 偶然(第1页)

偶然(第1页)

偶然

——好人也许最坏事

也许有些偶然,会改变历史的方向。

当然也许这偶然带来的改变,未必能改变历史的大势,也许历史绕了一圈还会走到那个偶然不发生也会去的地方。对于历史来说,这个偶然偏转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当时生活在世界上的人来说,却不知道是多少血泪,多少悲欢。

那天,蔡元培偶然听说,张作霖正在和蒋介石谈东北易帜。

这个消息,好像是记者邵飘萍偶然得到的。

当时的中国,实际上处于一种军阀割据的状态。南方大体上是统一于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政府,虽然实际上此政府中各派系斗争激烈。阎锡山占据山西,冯玉祥在其西北,张作霖则占据东三省,是实实在在的东北王。

而中国本身也是风雨飘摇,外国势力虎视眈眈,时时刻刻危机四伏。

要想抵御外敌的侵袭,首先要基本稳定内部,如果内乱不止,这个国家显然不可能抵御外敌而获得胜利。

因此,中央政府迫切希望能和张作霖握手言和,至少能让张作霖在名义上归属于中央。

张作霖

张作霖是个精明的人,东北的地盘当然不能拱手相让。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需要联合中央。张作霖起家时,其实日本人帮过他的忙。但是他也知道,日本对中国是有领土野心的,和日本人表面上再好,也必须提防他们的侵略。“汉奸”的帽子,他是不肯戴的。因此,他也有意在名义上归属中央政府,也就是所谓“易帜”,名义上算是归属中央管辖。这有点类似过去的土匪受招安,当然他东北王那可不是一般土匪,地位比过去的藩镇要高得多了。

我相信张作霖不会真的让渡权利,但是,至少名义上的易帜他和中央政府在谈判,而且大致上谈得差不多马上就成了。

本来这个事情是秘密进行的,但是记者无孔不入,探听到了这个消息。

而记者把这个消息透露了,蔡元培也知道了这个事情。

蔡元培疾恶如仇,对军阀张作霖素无好感。再加上张作霖曾经绞死李大钊,而李大钊是蔡元培心目中正直的学者。因此,当蔡元培听说,中央政府和北伐革命军不打算“消灭”张作霖这个土匪军阀,却和他议和,当然是极为不满。于是蔡元培带头抗议,和蔡元培先生一样的正义之士,无不义愤填膺。

在汹涌的舆论压力下,东北易帜的事情,就只好先放下了。张作霖本来计划,如果谈成了,就留在北京继续后面的事情,现在既然不成,那就还回东北吧。

但是他没有能回去,在回去的路上,日本人的炸药把他炸死了。

如果不是偶然泄露消息,张作霖的易帜就能谈成,能谈成他就留在北京,留在北京就避开了皇姑屯的炸药。

如果张作霖不死,日本关东军就不敢轻易动手。假如他们真的动手,那么枪林弹雨中杀过来的张作霖绝不会和张学良一样放弃抵抗。他也绝不会舍得自己一生打下来的天下拱手送给日本人。张作霖早就说过,日本如果动手,他先截断出海口,然后以多打少,把关东军包围歼灭。如果张作霖拼命去打,日本也绝不会轻易得手,那么日本主战派也不会那么得势。如果是那样,日本也不会轻易挑起全面对华战争。也许,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可以少很多的血雨腥风。

但是,历史没有“假如”。

蔡元培是我非常尊敬的人,是个好人,但是好人未必懂得政治,他不懂得,政治有时候必须有所妥协。当时和蔡元培一起抗议中央和张作霖议和的其他文人们也是一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