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修养心得 > 第二节 凤凰涅槃成就人生02(第1页)

第二节 凤凰涅槃成就人生02(第1页)

第二节凤凰涅槃,成就人生02

2)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活动。[4]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教研活动有多种形式,包括听课、说课、评课等,通过这些活动,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说课这种形式更能体现教研活动的真谛。说课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意图、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为什么这样处理告诉大家,使大家不仅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在这种交流中,提升教研活动的效果,从而提高大家的教学水平。同时,说课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说课的教师要想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准确、完整,需认真准备相关知识,这就督促教师去学习有关的知识,进而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说课过程还可锻炼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总之,说课是教师互相学习的平台,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机动灵活,通过说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评课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评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科学,教学方法是否为目标服务;教材处理,知识讲授是否准确,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是否根据学生的特点处理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能为教师所授教学内容服务,是否灵活多样,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否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基本功,板书设计是否科学、美观、有条理,使学生一目了然。语言是否富有**,在抑扬顿挫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态是否自然;对学生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道德的教化,是否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评课的作用:评课是一种重要的教研活动,它把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评课可以发现教师的成绩与不足,通过评课后的反馈,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使教师扬长避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评课还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学生从学的角度给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既有利于教学,又能融洽师生感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评课还是学校管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学校通过评课可以督促教师搞好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可以增进教师间的了解,形成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氛,开发教育教学资源。集体备课要各抒己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和教材有机结合等问题拿出来共同探讨,在共同探讨中求同存异,在激烈的争论中明辨是非。这样,会使教师有茅塞顿开之感,得到理论的升华,修养的提高。

3。向学生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学生学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育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教师和学生属于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生活轨迹,年轻学子的朝气蓬勃、对新生事物的追逐以及对同一现象的“另类”解读,都可以启迪教师的思维,充实教师的头脑。

4。向社会学习

社会是最大的课堂,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学到丰富的知识。“三人行,必有吾师”,社会上每一类人甚至每一个人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一个教师要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虚心向社会学习。农民兄弟的勤劳、节俭、善良、宽容、隐忍,工人师傅的精益求精、守时、团队精神等都值得教师好好学习。所以,教师要利用闲暇时间多做社会调查,关心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中汲取营养,提升教师的修养。

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是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不敢有丝毫怠慢。教师是育人的园丁,教师只有先学好所育幼苗成长的规律,掌握所育幼苗成长需要的条件,才能育好苗。所以学习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基础,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伊斯兰教的教义说:“学习知识,从摇篮到坟墓。”知识能使人变得高尚,也是提高教师修养的重要方法。

四、积极实践,夯实自我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学实践和精神生产是人类的三大基本实践活动。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主要从事精神生产活动,是为人类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的劳动者。教学教育实践是教师的主要实践活动,其次教师还要参加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提高教师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实践有助于教师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使自己对工作和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教师才能积累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教师的实践形式主要有:学习实践、教学教育实践、科研实践、交往实践等。

(一)实践对于教师修养的意义

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础:实践使教师产生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它不计回报、无私、广泛,它超越了血缘和法律,完全基于一种自然的本能。当师生通过接触、了解和不断交流之后,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悦纳学生的内心体验,心甘情愿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我在教学中深切体会到,在和学生的接触中,会发现他们很多的闪光点,心与心的交融只有在更多的接触中产生;实践使教师更加宽容,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教育的多元性,才能发现学生的不同性格,才能发现有的学生特别聪明,有的学生却反应迟缓,才能发现有的学生活泼,有的学生善于沉思……包容学生,因为我们同样会犯错误,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实践使教师更加自信,教学中我们不断取得成绩,得到学生的敬仰、领导的表扬、同事的赞赏,会使我们有愉悦感、幸福感,会使我们更加自信地投入到教学中,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实践使教师更加睿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在知识的传授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反过来又激发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师不断进步。同时,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如知识面的狭窄、教育方法的陈旧、教育理念的过时。所以,没有教学实践,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教师。

斯霞:小学特级老师,全国劳动模范,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第5届“樟树奖”获得者。“一个和孩子长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地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风烟”。这是著名作家臧克家为小学特级教师斯霞所作的诗。斯霞老师一辈子耕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她虽年老但童心益盛,育人而母爱尤深,被誉为“小学讲台上的梅兰芳”。在77年的小学教师生涯中,她把自己的爱给了孩子们,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斯老师常说:“我爱学校,我喜欢孩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自己永远年轻。”她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20世纪60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她主张通过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来增加教学内容和识字量,反对延长教学时间,主张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尽可能地去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帮助他们打开知识的闸门,点燃智慧的火花。可以说没有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斯霞是不会取得这样成就的。

(http:baike。baidu。view111337。htm。)

实践是检验教师修养水平的唯一标准。教师的修养水平如何?检验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处理,直接体现了教师修养水平。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但学生却已鼾声如雷,但不能说教师教学水平高;有的教师不善言辞,但他的一句话却让学生铭记终生,并最终成就了他,这就是一个好老师;有的教师虽然严厉,但有慈母心肠——学生病中的悉心照料、学生困难中伸出的温暖的双手让学生**气回肠……好的教师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作出来的。

实践是提高教师修养水平的动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塑造学生灵魂,又在改造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会发现自己存在的很多问题,如爱心的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等,这时,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不会自甘堕落,他会奋起直追,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去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实践是提高教师修养水平的目的。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好教学工作,为教学服务。所以说实践是教师修养的方向。教师博览群书是为教学积蓄力量,挖掘深度;教师人格的完善是为教学提供人性的温暖,拓展深度。总之,教师修养要一切围绕教学实践,这样,教师提高修养才有不竭的动力。

(二)实践伴随教师修养终生

教师修养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甚至有些反复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教师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循环往复,不断提高,不断到达新的境界。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应该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6]他看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这也是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其含义包括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两方面。孔子特别注重道德行为的训练,把“行”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在道德践履过程中,如何做到身体力行呢?孔子特别强调:“慎言敏行”,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言必及义,言必中伦,言必见行,做到“言中伦,行中虑”;“君子耻躬之不逮”“言必信,行必果”,一切言行都要用结果和效果来检验。反对言而无信,行而未果;从教者要“率身正行”,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孔子的这些思想是我国教师修养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发扬光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学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这些思想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教师要按照教师修养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一言一行要符合教师的身份,真正做学生的表率。

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背诵毛泽东的《咏梅》和陆游的《梅花绝句》,不知什么原因,有一部分学生,无论如何完不成背诵任务,情急之下我贸然向学生承诺:“明天大家先检查老师的背诵。”一言出口,学生们个个一脸的不解。为了出色地兑现承诺,在这一天中我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背诵两首词。第二天,我在全班学生面前声色俱佳、准确无误地完成了接受检查的任务。我从热烈的掌声中看出了当时同学们复杂的心情。当天背不过词的人数竟然是零。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在检查背诵方面一向是“困难户”的李同学竟然在以后的课文背诵中能轻松地完成任务。从此我深深感悟到,教师用自己的学习行为影响学生,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而且也能促进教师的再学习。

(张士宾:《在教学上教师要以身试教用行为去感化影响学生》,http:。blzxx。。)

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我修养必须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相联系。教师修养的诸多方面,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教师是只学习了各种理论就成为优秀教师的。每个教师都需要进行教学实践,接触学生,感知课堂氛围,亲自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学生谈心……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提高教师修养要从一点一滴抓起。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其《淮南子·缪承训》中说:“君子不为小善不足为而舍之,小善积而伟大善。”意思是告诫人们在修养问题上,绝不能眼高手低。一定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君子。在道德实践中,一个人完善的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艰苦的磨炼,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刘备也曾告诫自己的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他们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并得到妻子的支持。孤儿学校处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县塔公乡,是一所福利性质的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胡忠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塔公乡,300多元的生活补助是他每月的报酬。2003年,在丈夫的召唤下,妻子带着三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谢晓君是音乐学院毕业,弹得一手好钢琴,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而是缺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三年时间里,谢晓君身兼数职,顶替离开了的志愿者和支教老师。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木雅祖庆”成立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今年2月,她甚至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并表示“一辈子待在这儿”。长期的高原生活,使胡忠早生华发,谢晓君后背也疼痛难忍,但他们没有后悔过。他们是平凡的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地耕耘,甚至在学生不听话时胡忠也曾掉过眼泪。但他们确确实实又是伟大的人,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在雪域高原书写着“人民教师”这几个光辉的大字。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他们的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