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修养心得 > 第一节 西方国家(第2页)

第一节 西方国家(第2页)

表3-4州际教师核心教学标准及其含义

续表

续表

(参见:苏红:《美国州际教师核心教学标准及其特征》,《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第1期。)

(3)全国教师教育评估委员会(NCATE)制定的标准。该委员会成立后于1954年得到正式承认,是拥有30多个全国性专业团体(由教师教育者、教师、州和地方政策制定者和专业学者等成员组成)的民间专业性组织,也是被美国教育部和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所认可的第一个全国性教师教育评估认证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为教师培养项目制定严格的标准,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全面评估和鉴定。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师教育认可标准;促进对教师教育机构培养计划的评价,提高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的通用和换用,促进教师在各州间的流动;激励教师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社会各界及人士鉴别并选择达到质量要求的教师教育机构。它制定了对接受过其机构培训的教师在所教学科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等方面应该达到的6个标准:

①熟悉学科内容。要求师范生要做到深入掌握学科内容知识,尤其是要能够根据中小学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通过对所学学科的探究、批判性分析及综合来表现这种知识。

②明白有效地教学策略。在教育学内容知识方面,对打算任教的学科有深入和充分的理解,能够有效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

③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调整自己的教学。在专业的和教育学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要求他们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了解学校、家庭和社区环境背景。

④能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角度给学生提供教学。在专业意向上,要求他们在与学生及其家庭,以及社区的接触中表现出从事教师职业的意向。

⑤接受教学导师的监督。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分析,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造成积极的影响。

⑥能够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手段。

综上所述,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等级制度构筑了教师职业发展阶梯,促使教师不断学习进步;资格证书更新制度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与时俱进;全美优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确立了优秀教师的标准,其公开、公正、严格的评定过程,促使参评教师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核心教学示范标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加具体规范,从而使教师不断增长专业能力,提高自身修养。

二、英国教师修养

英国是世界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工业革命是迈出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的第一步,造就了无数划时代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百年殖民扩张的根基。英式教育有着鲜明的特色,以能力教育、创造性思维、批判式的接受教育为主线,以使每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英国的教育质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下滑,国际地位受到挑战,以《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颁布为标志的教育改革,建立了全国标准课程和统一的评审制度。尤其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英国政府意识到,要增强自身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把增加教育投入、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师素养作为政府立法的首要目标。

(一)教师职业修养简述

英国1984年就成立了教师教育资格认定委员会(CATE),1989年公布《教育(教师)条例》,同年颁布了教师资格标准,之后英国对其进行了不断地修订。2006年5月,英国教育和技能部公布了新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修订草案》。

英国对教师的学历要求非常明确,具备学士学历是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条件,此外教师还必须具备教育专业学士学位,或是在获取国家课程中的某学科学士学位之后,再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取得“研究生教育证书”。申请教师资格者仅有教育专业学士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证书”还不够,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技能。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司(TDA)直接负责对未来教师进行合格教师资格技能测试。测试的类别包括读写技能测试(拼写、标点、语法、理解4个部分内容),计算技能测试(包括心算、统计信息的解释和应用、普通算术的应用3个部分内容)和信息与交流技术技能测试(包括文字处理、数据库、电子邮件、浏览器等部分内容)。申请者可以多次参加考试,但必须测试合格方可获得教师资格,并取得试用期入职培训资格。有试用期入职培训资格者,由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指导,在公立学校成功实习一年,拥有了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由教育大臣颁发“合格教师身份”证书才能独立任教。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判断由教师教育机构在录取阶段对学生进行犯罪记录审查或相关的背景审核,确保其清白无误;相关机构还要对其进行面试,以判断其将来是否适合从事教学工作。

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洛克就认为,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具有德行和智慧,在学生向善的时候,给他力量、活力和勉励。他认为,作为教师,学问是第二位的,而道德则是第一位的。做教师的人,自己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英国具有重视个人修养的传统,普遍认为,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对学生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热爱教师职业,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其次是能合作共事,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学工作逐渐演变成为相互关联和相互衔接的过程,虽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单干性质,但是培养学生的整个过程,绝不是个别教师能够单独承担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合作共事、相互配合、同心协力的个人品质;最后是具有个人主义精神,在西方个人主义被视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人从小就应该具备这种为追求个人幸福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具备上述3点品质的才是合格教师。反之就是不合格教师。不合格教师的特征是: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注重惩罚,而不是表扬;将学生的自我表现和创意视为学习不力;墨守成规;经常侮辱学生,但希望学生富有教养和学会忍受;注重控制,小题大做,不论错误大小,一律予以同样的惩罚。

为了将不合格的教师及时清除出教育系统,2009年6月30日英国发表的教育白皮书《你的孩子,你的学校,我们的未来:建设21世纪学校系统》宣布:2010年9月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每5年检验更新一次,检验合格者继续获得教师从业资格,不合格者将被开除。教师如不服裁决,可以申述,并在申述期间获得临时执教许可。

英国教师职前培训中的职业道德,不以师德为名目而专门设置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不重视师德教育,师德教育及师德观念的确立主要通过立法和间接渗透来实现。首先,法律明文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与义务,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如《学校教师报酬和条件法》《种族关系法》《性别歧视法》《工作中的卫生与安全法》《教师习惯法》《儿童法》《教育法》等。其次,师德教育被融入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中。例如,在教师职前培训过程中,始终强调师范生要掌握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卫生安全及与学生家长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师专业素质修养——《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

1998年年底,英国教育科学与就业部发布《教师:变迁中迎接挑战》的教育绿皮书。2002年6月英国教师标准局(OFSTED)和英国师资培训署(TTA)共同颁布了《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标准,提升教育质量。2006年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司(TDA)颁布了修订后的《合格教师资格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对2002年以来实施的标准进行了重新梳理,提出了新要求,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师教育的质量,为教师专业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6年11月,新的《合格教师资格标准》颁布。2007年9月TDA颁布实行了《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合格教师资格标准》成为其中的初始标准。

《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合格教师、普通教师、资深教师、优秀教师、高级技能教师5个层级构成。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全程规划,将教师职前培养标准(即合格教师专业标准)和在职教师各个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整合起来,在英国原有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体化”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同时,从专业品质、专业知识和理解、专业技能3个纬度对每一层级的专业标准作出详细而又具体的规定。此次TDA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代替英国原有的教师专业标准,于2007年9月开始实施。

尽管英国没有明确提出教师修养的概念,但《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就是对教师修养提出的明确要求,覆盖教师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明确地、详细地提出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及师范生在进入到未来教师职业领域所应达到的学习、技能和实践的能力标准,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求的相当细致,从抽象的态度、价值观到具体的教学操作,都提出了严格的标准。标准由下至上,要求层级递进提高,5个层级的标准是绩效考核的依据,与工资挂钩。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资格获得的基本标准,普通教师专业标准是整个标准框架的中心部分,它是入职教师必须达到的目标,也是对资深教师、优秀教师和高级技能教师基本的终身要求。本书对合格教师和普通教师专业标准内容详细介绍如下(见表3-5):

表3-5英国合格教师和普通教师专业标准框架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根据尹妙辉:《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整理,http:ki。。ArticleCDMD_10269_2008148226。htm,2012-8-20。)

英国教师专业标准中强调“包容”的教学环境。师生之间由以前的尊卑关系转化为平等的朋友式关系,教学中师生训导式的关系转化为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为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和沮丧,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烦恼,分享他们学习成长中的收获、感动和快乐。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把对教师人文品质的要求贯穿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每个阶段,要求教师将“关怀”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心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爱和关怀去感动学生,在无形中把优秀品质传授于学生。“关怀”必须成为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

英国教师专业标准还贯穿着“全纳教育”思想。“全纳教育”主张将残疾人安排到普通教育体系中去,并不断创造条件让他们与同龄非残疾人在一起接受教育,平等地享用教育资源来获取自我发展。“全纳教育”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残疾人平等共享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全纳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应尊重每个人的价值,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所以,英国政府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不仅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也注重教师的人文素质;不仅注重教师的普通教育能力,同时重视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以此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三、德国教师修养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1990年8月东、西德统一,全国分为联邦、州、地区三级,共有16个州,各州在许多方面,特别是文化教育领域享有充分的自治和自主权。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学校法,而是由各个州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德国宪法)的范围内独立管理发展其教育事业,州颁布各种专门的法规,规定各级学校的设立、维护和发展;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家长和学生对安排学校工作与学校生活的参与;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及教育补助等事宜。为保证全国教育的基本统一,各州文教部长组成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共同协商联邦和各州在教育方面的合作。

联邦德国的师范教育历史悠久,教师培养模式独具特色。以师资培养规格高、从教资格要求高、工薪待遇及社会地位高、师资队伍素质高而享誉世界。德国是基于教师是国家公务员的特殊身份来规范教师行为的,对教师任职资格及服务的权利和义务都有具体的要求,并强**师应具备教师职业修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