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民欢迎这个举措,称赞它是一个伟大的成就,最人道的法案。可有一些人是这么说的:
展示材料
这个方案本质上是共产主义。
——共和党议员评价《财产税法》
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社会保障法》听证会上有人高喊
罗斯福的新政充满了共产主义俄国的臭味。
——1936年纽约富人举行集会反对罗斯福
各地报馆纷纷来电询问华盛顿的记者,罗斯福是不是真的疯了。
这些人对新政持的是什么态度?
(生)反对新政。
他们为什么反对新政?你们想知道《共产党宣言》第18页到底是什么内容吗?
展示材料
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实行强制性的干涉……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征收高额累进税……废除继承权……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实行公共和免费的教育。
(生)反对者们认为罗斯福在走共产主义的道路,新政的很多措施来自共产主义的理念。
资本主义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资本家和工厂主、有钱人认为罗斯福关于社会保障的措施侵犯了他们的私有财产权,降低了他们的地位、收入和尊严。
可是罗斯福却说:
展示材料
在美国,没有人比我更坚信私有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
为什么对资本主义制度充满坚定信念和热爱的罗斯福会倾向这些措施呢?这个问题太难了,我给大家一点提示,罗斯福是这样批评他的反对者的。
展示材料
他们只知道追求私利者一代的法则,他们没有远见,而没有远见的人必将灭亡。
——罗斯福谴责大资本家
我想问的是,罗斯福的远见是什么?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生1)罗斯福想要帮助美国摆脱危机。
(生2)挽救美国的资本主义。
罗斯福引入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用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为这个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终是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长远利益和长远发展。
在罗斯福这位进步的政治家身上,我还感受到,不断追求平等和进步也应该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梦想。
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oynbee)回忆1930年的大萧条时说,那时“全世界的男男女女都在认真思考与坦率谈论这样一个可能性,即西方社会的制度或许会垮台,再也行不通了”。
可是出现了罗斯福新政,尽管罗斯福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但是以“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为核心的新政开启的社会进步,不仅拉回了几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的美国,还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甚至整个人类,战后国家干预、福利国家成了西方国家学习的典范和发展的方向。更使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仅因为它的富裕和强大而且是它的充满持续发展的活力与体制,使它不可置疑地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和霸国。
罗斯福在执政时经常说:采用一种方法,试它一把。如果失败了,就坦率地承认,再试试另外的办法。我们应该相信变化,相信进步。
当有参议员问罗斯福: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是根据什么政治思想建立的?总统乐呵呵的回答:这既不是鱼,也不是鸡,不管它是什么,但对于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民却是极佳的美味。
一个国家、一种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一位领袖的远见卓识,很多时候体现在面临危机时能否适时调整、与时俱进、在动态中发展。
危机会暴露制度的弊病,但危机也可以转变成为发展国家、成就个人的机遇。
据说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床头摆着两本书,一本是2007年出版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一本是2006年出版的《决定性时刻——罗斯福执政的岁月及胜利的希望》。在一次采访中,奥巴马这样说:“从罗斯福那里,我希望自己的团队可以效仿的不只是做正确的事,还要表现出信心以及为了民众而不断尝试和试验的意愿。”
而奥巴马竞选的口号就是:变革,我们需要变革,我们能够实现变革!这一次,美国会往哪里走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