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春秋繁露·仁义法
[49]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50][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14-515
[51][英]D。D。拉斐尔。道德哲学。邱仁宗,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95
[52][法]安德列·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吴岳添,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7
[53][法]安德列·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吴岳添,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7
[54][法]安德列·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吴岳添,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7
[55][美]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何瑾,等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411
[56][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杜殿坤,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54-55
[57][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15
[58]周益华。“宽容”也是教师的美德。江苏教育报,1997-12-23(3)
[59]潘洪亮等。情境·教育·启迪——教育学教学例话集锦。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28-29
[60][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待与学生智力发展。唐晓杰,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1]潘洪亮等。情境·教育·启迪——教育学教学例话集锦。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37
[6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郑北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63][法]安德列·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吴岳添,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27
[65]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36
[66]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36
[67]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670-671
[68]高明书。教师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0
[69]黄希庭。中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8
[70][苏]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张因衡,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6
[71]孟子·告子上
[7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4
[73]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52-453
[74]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53
[75][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14
[76]孟子·尽心上
[77]程氏遗书卷二。
[78][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11
[79][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15
[80][苏]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0
[81][苏]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刘长松,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05
[82]王正平,郑百伟。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