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实验研究有什么特点 > 尝试诊断建构课堂教学模式诠释(第2页)

尝试诊断建构课堂教学模式诠释(第2页)

2。创设情境,激发尝试动机

在这一步,教师出示的尝试题或组织的尝试活动非常重要。教师要研读教材,把握好教材,认真分析学情。一是要把握尝试题或所组织尝试活动中认知因素的适切度。尝试题(尝试活动)过于简单或难度过大,不仅起不到引导探究的作用,而且还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要注重“以情优教”。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要谨防尝试问题的“习题化”,谨防把尝试活动大量前置,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尝试方式,在课堂上积极创设各种情境,用精彩有效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获取所学新知,激发学生的尝试欲望,让学生敢于尝试、乐于尝试。所以,教师出示的尝试题或组织的尝试活动应以多种形式出现。如练习题、主题性问题、实验探究题等。

3。初次尝试,引发认知冲突

这种尝试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尝试,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即发现原有知识结构不足以解决新出现问题,为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和学生自我诊断提供事实素材。需要说明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尝试,如自读课本、试验探究、小组合作、求助网络等。只有充分地利用多种形式尝试以后,才能使诊断更加准确。

4。师生诊断,重建多元结构

这里的诊断,从诊断的对象看,一是对尝试结果的分析和判断。学生尝试的结果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要分析学生尝试结果正确的原因,要分析尝试遇到障碍的具体因素,是知识技能没有掌握,还是涉及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二是对尝试过程的分析和判断。如学生尝试的态度是否专注,兴趣是否高昂等。从诊断的主体看,不仅教师要进行分析,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对他人进行诊断。从诊断的方式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使课堂变成师生积极互动的交流过程,采用当场演示、合作、讨论等方法进行师生诊断。从诊断的功能看,最关键的是要实现“问题归类”。通过师生的共同诊断,把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三类:(1)学生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2)需要教师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3)介于两者之间,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依据“问题归类”,发挥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知识和价值的重构,用有效的“导”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5。二次尝试,促进巩固发展

二次尝试指在教师指导后,组织学生进行的巩固性尝试活动或应用性尝试活动,强调进行分类。对已重建知识结构的学生而言,增加应用性拓展,是高一级“尝试”,是一种适度的拓展;对没有完全重知识结构的学生而言更多是巩固的作用。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个人能力、对个人而言有意义的学习体验,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6。布置作业,实现连续发展

这里的作业应是发展性作业,一是课堂作业;二是课后作业。作业形式应是多样化的,课堂作业应即时在课堂完成。课后作业应对下一步学习产生推动作用,要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自能发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课堂结构流程的中间四环节为基本而完整的结构,可能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知识点、某个能力点进行循环,也可能针对课堂教学某个环节或整节课进行循环。在实践过程中,中间四环节也不是平均用力,会根据实际的需要有所侧重。

三、评价维度

以《江苏省扬州市课堂教学评价建议用表》为基本框架,将“尝试—诊断—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主张融入进去,在每个维度的具体内容上突出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要义,制定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国际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

续表

上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教师的活动状态

通过评价,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对策,注重学前情况的“诊断”状态;引导教师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始终如一地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身份出现。选择的一切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引导教师全面合理地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发现和探究。全力提升专业素养,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和节奏。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2。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

以关注学生“学”的表现为核心,考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关注学生参与的人数、时间和态度;考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状态,学生是否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建构,进行自主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是否能与老师同学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是否能真正学会倾听、协作、反思和分享;考量学生的知识生成状态,每个学生是否有了属于自己的进步并形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是否学会了某种新的学习方法、增进了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对未来学习的信心。

3。关注教学过程发展状态

通过评价,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氛围。探究的紧张与刺激、发现的机智与冷静、成功的自豪与幸福,构成张弛有致的课堂节律和宽松和谐的课堂情趣,让每一个学习主体,都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获得全面的发展;通过评价,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重视探究和发展,教与学的重点不再是简单传承知识的结论,而在于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的能力;通过评价,引导教师充分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和必要的教学资源与智力帮助,保证学生在不断尝试和诊断中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禹克亮:江都国际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名校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