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下属机构中领导者的角色
-是否在学院内部还设有系所:其角色,系所及学院领导人之间的权力关系
-四年中学院的学生数量及各个专业的学生数量及变化情况
1。5大学服务:从研究大学组织机构的角度出发(中央集权、地方放权、协调等)
1。6大学的主要校区及周边
-数字化、校园、性质及身份
-大学服务的地方化及运转情况
-周边参与大学生活
-每个校区的学生人数变化
2。教学、研究、行政及人员整体上的服务、技术信息化发展及导向
2。1信息交流技术的发展
-信息交流技术发展的具体组织结构
-大学长期的信息交流技术发展政策
-是否设有包含信息系统安全的信息交流技术的领导框架
-掌管信息交流技术的责任
-大学的信息导向可以增加人们的期待并且让人们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要求
-大学是否建立有一个资料存储库,便于指标的建立和跟踪
-2005—2007年大学用于信息交流技术的经费总额
3。根据大学的目的建立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3。1人力资源管理导向
-人力资源管理导向组织:管理服务、流程、信息工具、指标等
-聘用标准的制定流程
-社会总结:建立、开发、社会行动等
-人员预测管理
-岗位整体管理的前景
3。2教师—研究人员及教师岗位的管理
-教师—研究人员及教师的岗位图:空岗位的数量、是否有岗位津贴等
-岗位的续聘及重聘的数量及性质
-实验室及学院岗位需求的公布
-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措施
-通过大的学科分类或学生跟踪信息系统确定教师—研究人员及其他教师的岗位比例,是否有相关措施校正岗位分配不足的问题
-根据学科统计的教师—研究人员的比例
-不属于大的学科划分的教师—研究人员的数量
-任课教师和合同制教师的招聘模式
3。3其他工程师、行政、技术等人员(IATOS)的管理
-IATOS的岗位分布,空缺岗位,根据研究工作划分的岗位分析、大学提供的培训及治理模式、年工作量等
-岗位再聘及再认证的数量和性质、空缺岗位的利用率及新设岗位的数量及性质
-根据实验室要求设置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