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德育与班级管理课后题答案 > 第三节 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第3页)

第三节 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第3页)

民主管理法是指班级管理者广泛发动被管理者积极参与管理活动并完成各项任务的管理方式。学生是班级的主人,采用民主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人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有利于形成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

运用民主管理法管理班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管理者应具有民主管理理念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级管理者的教育民主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班级发展的方向和教学育人的实际水平,直接影响着班级民主功能的发挥。要建立班级管理者的教育民主观,必须要做到有民主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班内的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担任主角、施展才华,努力让学生从“要我做”中解放出来,变成“我要做”,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和活动中的主人。

2。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实行民主管理的关键。平等是民主的基础和前提。师生关系强调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民主,遇事多沟通,反对专制。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需要,体谅学生的困难,乐于和学生协商解决问题。对于那些不循规蹈矩的学生能持宽容态度,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并注意发现这些学生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而加以保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路,珍惜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循循善诱,保护学生创造性的幼芽。在课堂上,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发问、怀疑甚至反对教师的看法。当学生的认识一时跟不上时,应以理服人,巧妙引导,决不强制学生盲目听从教师的见解。

3。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的统一

采用民主法进行班级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管理者的引导作用。管理者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导方向,即确定班级管理的奋斗目标。制定目标时,既要有远见,又要实事求是,制定的目标要明确适度,要有激励性。其次是导方法,即培养管理人才。青少年仍然是未成年人,他们仍然缺少管理知识,管理者必须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并会做。否则,民主管理就会因少了技术支持而无法实现。最后是导动力,即鼓励后进,激发其前进的动力,保证集体前进的方向正确,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同时,管理者要尊重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民主生活、参与班级建设、影响班级决策、促进班级成长和发展的能力。

(四)情感沟通法

情感沟通法是指管理者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通过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采用合理恰当的谈话技巧,达到了解学生心声、教育感化学生的目的,从而达成班级管理的目标。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是班级人本化管理的首要策略,是做好班级一切工作的基础。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与情感就没有教育。”

班级情感沟通法有利于教师利用情感与学生沟通,努力接近学生,在各个方面尽其所能帮助学生,从而彻底消除学生的戒心,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彼此之间信任的桥梁。

运用情感沟通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平等观念,进行有效沟通

民主与平等是当代师生关系的核心。在班级管理中要与学生建立起两种关系:一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老师和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二是要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教师应当承认学生是具有完整人格的个体,学生天生具有向美、向善、向上的一面。沟通是以彼此的平等为前提,因此需要尊重学生“说话的权利”,给学生解释、倾诉的机会,让学生体现他自己的“主体性”,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学会巧妙地听。通过“听”收集学生传递过来的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通过相互影响达成共同观点,促成有效沟通。

2。适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需求理论还指出,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才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在和学生谈话时,教师积极聆听,用目光体现出对学生问题的关注和理解,或者用行动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使学生渴望关爱、尊重、被人理解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对班主任产生积极的心理认同。适当满足学生的正当心理需求,还可以在和学生谈话时起到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解开彼此之间的心理障碍,为师生更有效的沟通打下基础。

3。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

沟通渠道的通畅是建立有效沟通的基础。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应该主动为学生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如班主任信箱、周记等正式的沟通渠道,也可以利用手机短信、在线QQ、班主任电子邮箱、小纸条等一些新颖的更易于学生接受的非正式沟通渠道,还可以是班主任与学生面对面直接无障碍沟通。应提供多种沟通渠道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沟通渠道,并且让学生知道这些沟通渠道是绝对保密的,中间没有第三者的参与。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和学生真正建立起双向沟通、和谐共赢的关系。

[案例4-2]

教会学生“感激”

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给予的宠爱过多,身上多多少少有些“骄横”。这种“骄横”对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教会学生“感激”,让他们在成长的历程中多一些关爱,他们的人生会更精彩。

开学初,我在第一次班会上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作业,那就是:每天都在小本子上至少积累一条值得自己对老师或同学感谢的事情。然后,到月末的班会上,把记录的值得感谢的事情拿出来,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很多同学都写道:感谢同学借给自己书写工具,感谢老师辅导作业等。作为班主任,我也参加到活动中,并读了我积累的感谢内容:“某月某日,谢谢张云同学帮老师发作业本(他不是课代表);某月某日,自习课很安静,谢谢同学们的自觉性……”这次班会开得很成功。看来,同学们已经有了对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表达谢意的意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继续鼓励同学们去感谢身边所有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这样的活动带给了我一个团结友爱、力争上游的班集体,而我的学生也在无数次的“感激”中更好地学会了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资料来源:马桂静。班主任工作案例:点亮**,照亮学生。。banzhuren。gzuoanli4923。html。

4。掌握一定的言语交流技巧

与学生沟通是言语和心灵的双向沟通,任何一方的沟通暂停都会引起双向沟通的“暂停”。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清楚“必要暂停”的重要意义,有时甚至可以制造“暂停”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的时间和情感缓冲的空间。在与学生沟通时,亲切、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可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有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打消不必要的顾虑,从而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说出心里话。

(五)自主管理法

自主管理法是指班级管理者让班级成员依据教育目标的要求以及自己和组织自身的特点,独立自主地管理班级活动的管理方式。自主管理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管理,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主人翁意识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人性、个性、习惯的塑造和充分展示,有利于创新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约束能力的增强,有利于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班级自主管理法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其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管、时时有监督”的班级管理模式。

真正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综合素质量化规则

在班级大会上根据《中小学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规章制度,制定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生活、财务、宣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详细综合素质评价的量化细则。

2。让学生自己确定班委会成员

通过民主推选和自我推荐进行竞聘演讲,投票选举产生班委会成员,一学期一届或两届。班委会成员包括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卫生委员、财务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宣传委员等。班委会在班长主持下负责常规管理,指导值周班委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班委会对班级大会负责。

3。让学生自己选举监督委员会

监督委员会是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机构,监督委员会成员由班团支部成员和同学民主选举产生,它的职责是负责对管理、评价进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提醒或向班主任汇报,由班主任进行调查处理,及时纠正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偏差。

4。让学生自己确定值周班委的值日顺序

全班同学按兴趣相近、自愿组合、强弱搭配、综合实力相近等自然因素,组成值周班委。在实际操作中值周班委成员也可以轮流当一天班长(值日班长制)。值周班委的主要职责为全面负责当天的班务,依据班级综合素质量化规则量化评价每位同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