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龚雄飞与学本教学读书笔记 > 三学本教学中展学的困境与对策03(第3页)

三学本教学中展学的困境与对策03(第3页)

小组2补充:他们小组的理解很对,我们还有补充——我们发现王熙凤夸奖林黛玉还有一个目的,她说,“况且这通身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样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顺带也夸奖了迎春、惜春、探春,因此“三春”心里也高兴,可谓一石三鸟。

小组3补充:我们发现王熙凤夸奖林黛玉还有第四个目的,因为“三春”就是王夫人、邢夫人的女儿,所以王夫人、邢夫人也会因此感到非常高兴,可谓四面埋伏。

最后结论——由此可见王熙凤说话见风使舵,思维缜密,八面玲珑,滴水不漏,是一个工于心计、周于算计、精于逢迎、巧于经营的女人。

在这个展学过程中,通过一个小组的发言,引发了后续两个小组的学生的补充,在展示和补充中我们看到的是,第一组学生对王熙凤说话的目的还是单一的解读,后面两组同学的补充,越来越逼近对王熙凤复杂性格的透视和把握,为深刻归纳王熙凤性格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补充式的展评,是不会有这样的学习效果的,至少全班学生都难以体会到王熙凤如此高明的“说话艺术”,也就难以把握她的“聪明透顶”的乖张性格,这也正是补充式评学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三是质疑式评学。质疑式评学就是针对别人展示的思维过程或者学习结论提出不同的意见,并合理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质疑式评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主见,高效达成学本教学的展评目标。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的一个展学片段:

“王熙凤又忙携了黛玉之手,问‘……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子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对语段中两个“只管告诉我”,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突出了王熙凤冒失大胆的性格。

B。突出了王熙凤直率爽快的性格。

C。突出了王熙凤于人前炫耀自己特殊地位的泼辣性格。

D。突出了王熙凤泼辣而巧于奉迎贾母的性格。

小组1展学:我们认为答案为C,因为王熙凤性格泼辣,为人嚣张,处处显示自己贾府管家的权势和地位。

小组2评学:我们表示质疑,我们认为,王熙凤虽然性格泼辣,为人高调,但思维缜密,绝不鲁莽,她知道贾府最高权威贾母在场,所以不会炫耀自己特殊地位,相反,她是为了表示对林黛玉特别的关心,以进一步博取贾母的欢心。

……

四是辩论式评学。展评过程中对评学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快速地抓住要点,能够抓住别人展示中间的漏洞、破绽、问题提出反面的意见或相反的观点,并讲解自己的理由。在这样的展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两方观点,这时就可以调动学生采取辩论式的展评方式进行交流,发动“群众斗群众”。也就是说,在展评过程中,有人展示,有人质疑,然后再有人反驳,就形成课堂辩论的态势。通过辩论让学生对各自的观点更深入更全面地进行理解,最后达成统一的认识。

例如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教材编排把一块不规则试验田放在方格中估算它的面积(如右图),试验田覆盖的方格中既有完整的方格又有不完整的方格,学习难点在于试验田四周不完整方格的处理,有两种处理方法:半格法、凑整法。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价值与优劣?

重庆市沙坪坝区富力南开小学的王丽君老师在展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辩论式的展评功能,高效地达成了学习目标。过程如下:

一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我们用拼凑法,先数完整的方格有38格,然后用一个大的不完整方格和一个小的不完整方格拼成一个完整方格,可以拼凑成10个完整方格,一共是48格,也就是48平方米。

生1质疑:老师,他们这里的数法虽然可行,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数法还要好一些,我可以把我们这里的数法展示给大家看一下……

师:他想展示他们的数法,大家……(掌声)

生1上台展示:我们的方法与他们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也是先数的完整的方格有38格,然后我再数那些不完整的方格。不完整的方格有24格,我们把这些不完整的方格当作半格来数,这24个半格,就相当于12个完整的方格,然后再把这12个完整的方格加上这38个完整的方格,就等于50格。而一格是1平方米,50格就等于50平方米。(掌声)

生1的展示激起了另一个小组的反驳。

生2:我们不同意你们组的观点,因为这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准确,比如……

师:你到上面来给大家展示。

生2走上讲台,指着不足半格的图形继续讲解:比如,我们将这一格作为一个半格来进行计算,相差太大,这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即使这两个相加起来也不足半格大小,所以说我认为你们的方法没有我们的方法好。

生2的反驳又激起另一个小组不同的意见。

生3: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这些不完整的方格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刚好半格,如果将它们互相抵消的话,就都可以当作半格来数,我们的方法比你们的方法更简便、更准确。所以说我认为我们的方法比你们的好。

师:感谢这几位同学的精彩发言,感谢你们。(掌声)刚才这几位同学他们有理有据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这两组同学他们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哪里?

生:(齐说)对不完整格的处理。

师:对不完整格的处理是吧!一组同学他们是怎样处理不完整格的呢?

生:(齐答)拼凑法。

师:另一组同学呢?

生:(齐答)半格法。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

又把问题交给学生处理。

生4:我喜欢他们组的半格法,因为这种方法更简便,如果用拼凑法的话,就太复杂了,如果一个不规则图形的不完整方格很多,这样拼过来凑过去就太复杂……

这个展学过程一开始各个小组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拼凑法、半格法,各有各的理由,老师让他们的两种观点充分辩论,形成一个针锋相对的激烈场面。此时,正反两方的思维碰撞交锋,让真理越辩越明,让本质越辩越清,在全面透彻认识各自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为最后得出“半格法更适合一般情况”的结论奠定了厚实的思辨基础。

辩论式评学要特别强调两点:第一,有理有据,所有的辩驳都要有自己的理由和依据,且感情诚挚,尽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第二,有礼有节,只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思维辩驳,不允许脱离问题“声东击西”,更不允许进行人身攻击,要注意言说的风度和辩者的素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