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龚雄飞与学本教学读书笔记 > 二学本教学中互学的诊断与改进02(第4页)

二学本教学中互学的诊断与改进02(第4页)

快看快看,

快看会走路的小松树!

师:现在你读我听,我听的时候会在有问题的地方用笔做上记号,观察员注意观察看我是怎样做记号的(一名学生读,教师示范作记号)。学生读完后,教师帮她纠正问题:

师:这里是“一只淘气的小花鹿”,你漏掉了“一”;“犄角”的“犄”也读错了,应该读ji,跟着我读两遍……(学生跟读)这次你读错了两个地方,我给你打3分,请你再读一读。

学生朗读课文,老师倾听。这一次学生改进了问题,没有错误。

师:这次你读得非常好,我给你5分。

然后两人角色互换,由老师读课文,学生做记号。教师读完后,学生指出教师朗读中的问题:

生:你把“绑绿枝”读成了“绑着绿枝”,加了一个“着”字;你还把“活泼”漏掉了。请你跟我读。

学生教老师读。

生:这次你读得非常好,我给你打5分。

第二步,让学生自己梳理、建构。此环节重在让学生在前一段的观察体验基础上,学会倾听与记录,自我建构合作学习的流程图、技能与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与策略。

师:现在就由观察员来说说看我们俩在小小组内是怎么互助学习的?

生:先自读,再一个人读一个人边听边勾画,然后跟读,教读,最后再读。

师:在“我读,你听”的环节中要怎么听?怎么记呢?

生1:边听边做上记号。

生2:要注意听有没有加字或漏字。

生3:还要注意听有没有读错字音。

师:听的同学要听得很细心,才能发现别人读得不对的地方,你听得越仔细,说明帮助别人的心就越诚恳。满分是5分,那你是怎么给别人打分的呢?

生4:全对5分,错一个地方扣1分。

第三步,让学生迁移,运用。此环节重在由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自我建构的方法与技能、路径与策略,达到迁移内化的目的。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开始互助学习吧,我们的学习任务是把这首小诗读得正确流利,由1号任组长。

学生开始分组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角色和朗读中的相互支持。(略)

师:孩子们,你们看在“我读,你听”的环节中,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获得了好成绩。老师也把今天的互助学习编成了一首儿歌。请孩子们拍着手一起读一读。

我读,你听

小小组内读课文,我读你听齐努力。

拿上笔要做记号,加字少字和错字。

指出错误我再读,诚心诚意来帮助。

得了满分好开心,伸手指头夸夸你。

全班齐声朗读儿歌。

师:我们也可以试着两个小朋友拍着手来读一读。

小小组边拍手边朗读儿歌。

在上面这段课堂实录中,老师既在帮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同时又在进行合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要特别注意的是,合作技能的培训,需要每个老师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来完成。我们过去的课堂,老师习惯性地以知识目标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而不关注学习技能目标。构建学本教学,自学、互学、展学都是学习技能,因此要求把技能和方法与知识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每节课都既要有核心知识学习目标,也要有学习技能目标,而且学习技能训练要形成序列,一节课一个点来进行系统的训练。

实践证明,这样进行合作学习的专项技能训练,学生的获益是明显的。但是初期处在基于课堂需求选点,见点打点研究状态。随着基于一门学科课程的某个重要的专题(或某个单元、主题等)而设计开发微型化的视频网络微课程的出现,我们开始进行基于学生小组合作技能的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程开发。一个合作技能专题的微课程一般由5~10节微课组成(具体数量因学生的年龄特点、技能训练点的难易程度等而定),这一组微课可以向学习者传授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专题,体系如下:

(1)一、二年级小组合作技能训练微课程:

专题一: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进行点评;

专题二:学会用学具完成生字词、读课文等简单的自学、互学任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