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为了建立与学生良好的沟通关系,除了这样的沟通项目以外,还需要累积平日的意见和零散建议。解决的方法是:设立专门的意见调查员或报告员岗位。他和教师与校长的角色是不同的,也许你会觉得很铺张很浪费,但其实是值得的。因为管理中民主分权的实质就是如此。学生面对一个专门的信息交流者,会有平等的感觉,不用担心,没有顾虑,是收集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3。学生出版物
学校需要合理引导和利用学生刊物。到了中学以上阶段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主张和意见,而且想让自己的观点为学校和他人所知。所以,校报、学生周刊、月刊等内部刊物是学生发表言论的天地,应鼓励和允许学生发表健康的观点和建议。
(三)教师与学生
教师的语言和非语言技巧是沟通及其效果的关键所在。支撑沟通技巧的背后是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及学生观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关系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
1。提问与讨论的语言技巧
(1)提问。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大多数时候处于引发对话的主动地位。课堂情境中的提问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效果。
从答案性质的角度,提问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的提问。只需用“是”或“否”来回答,或者只需要回答一个简单的事实的提问,就是封闭式提问。如“你叫什么名字?”而能够引发诸多信息的提问是开放性提问,常以“什么”、“怎么”、“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开头。“什么”类的提问引出的是事实和信息;“怎么”类的提问容易引出过程和情感;“为什么”类的提问容易引出推理、动机和解释;“能不能”类的提问要求回答者探究自己的能力。封闭式提问是将已经预定的答案和盘端出或引导出,归纳的责任和权力、收获的成长利益在学生身上体现不到或被动体现。与教师本位的封闭式提问相比,开放式提问预示着学生课堂表现的权利和责任加大。
(2)讨论。提问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而讨论的始发权、终结权也掌握在教师手中。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相对享有较大的自由权和负一定的责任。讨论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学生在预习过程和讨论过程享受权力和承担责任,但教师仍然是引导者和始发者。给学生无限自由只会导致混乱无序。教师要注意平衡学生的话语权,致力打造学生发言充分的课堂。
(3)建议。在课堂提问和讨论情境中,教师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如何才是适当的?
合适的时候使用适当的提问方式。如果您想知道一个学生的姓名就用封闭式提问,如果您在课堂上想让学生多表现就使用开放式提问。
在课堂情境中有意识并慎重选择和使用疑问词。“为什么”是教师常用的使用频率很高的疑问词。此类提问总是窥探被问者的动机,而被问者对自己的动机是根本说不清楚的,又往往拒绝他人的窥探。有时会用“不知道”作为答案,把开放式提问变成封闭式的回答。较为温和的疑问词是“什么”和“怎么样”,来展开课堂提问。
讨论要收得住。学生可能会漫无边际地运用发言的权力,也可能会一言不发。教师权力行使的重点是保证课堂对话的充分性,适当提醒和抑制多言者,启发无言者;把握时间和主题的适度性,在预计时间内收住话题;留适当时间给自己,提升讨论品质;会高度概括,提供学生想不到的视角,突破平常;语言不带偏袒性,公正中性地阐述自己意见。
2。学术窘境的语言处理
课堂中会偶尔出现学术窘境,指由于教师知识不足、知识结构不完整或学生问的较褊狭的问题造成的尴尬境地。如“鲁四老爷书房中脱落的那副对联写的是什么?”“古代妇女是小脚呀,为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遇到这样的问题处理是需要点智慧的,应急的智慧称为教育机智。两种适当的语言可以解困:
有能力回答的情况下可以完整解答,可神采飞扬些,定会增加为师的魅力;没有能力回答时这样说:“请原谅我不能……我们课下分别查阅文献,下堂课定有答案。”没有必要有太重的羞耻感,要大方沉着应对;表扬学生的兴致;回答不出就拖在下堂课;因势利导组织课题研究,让学生更主动地承担责任,有更大的收获。
3。非语言技巧及其运用
(1)肢体语言。包括表情、目光和姿势的运用。
亲切友善的面部表情应该是常态的职业表情,能够保持和学生的心灵接触;对学生批评时使用严肃认真的表情。愤怒、蔑视、羞怯、厌烦、卑琐的表情不适合教师职业。
目光是教师交流中的重要非语言沟通形式之一。教师和学生谈话的时候,一定有意识地多看学生几眼。不同情境运用不同的目光。
教师要有意识运用谈话姿势。要求教师目光柔和,使用鼓励参与的眼神;身体的动作注意与对方协调;不要让书桌、椅子扶手等挡住与学生交流的视线。
(2)空间语言。包括教师的身体指向、与学生的人际距离、方位角度等因素。
身体指向可分为面对面、肩并肩、V字形等几种类型。不同情境下,教师身体要适当倾斜,不可过大或过小。了解人际距离标准,与学生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
(3)类语言。类语言也称辅助语言,可弥补语言表达感情的不足,包括声音要素——音质、音量、音调、节奏等辅助性语言和功能性发声——无固定词义的发音如哭、笑、叹息、呻吟等。
三、外部关系经营
学校外部关系经营指学校在与学生家长、社区、特殊公众、媒体和政府等公众打交道的过程中,仔细经营与其关系,积累良好印象和声誉,建立稳固的信誉和信心,最终获得良好的合作与支持,包括精神支持、物质支持和市场支持,如生源支持和资金支持等。它同样是通过人际交往的过程实现的。下面以学校的几个重要场景为核心讨论关系经营策略。
(一)家长会[3]
这里的家长会特指家长到孩子所在的学校开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关系经营的重要机会。
1。现状与特点
从学校和家长两个方面看,当前中小学家长会特点如下:
(1)邀请方式。在诸多的邀请方式中,最方便和实用的就是发通知的形式,让学生带回家交给自己的家长。目前,中小学普遍使用格式化通知方式邀请家长。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以学生为纽带的。
家长会通知
家长同志:
我校定于6月11日(星期五)下午1:30在各班教室召开一至五年级学生家长会。(一至五年级学生下午不上课,学生一律不得到校。中午小饭桌暂停一次。)请家长安排好学生的生活。
本周五乐队活动暂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