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服务贸易第三版 汪素芹 >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因与特征(第3页)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因与特征(第3页)

当今,国际经济已进入知识和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受到人们,特别是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空前重视。

1。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桥梁和助推器

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是国际商品贸易的桥梁和助推器,这是不争的事实,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就是明证。同样,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桥梁和助推器。当今,国际咨询服务、国际金融服务、国际运输服务等服务类贸易业务无一不依赖于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大大增强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扩大了国际服务贸易规模,提高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2。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已成为新兴服务贸易的主体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在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日益成为发展速度最快和最有生命力的新兴服务产业,以信息服务业为依托的信息服务贸易也成为新兴服务贸易的主体。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2010年,美国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达58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建筑服务出口的68亿美元,仅次于交通运输。同年,中国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也达92。56亿美元,其出口额已接近传统的建筑服务出口总额144。95亿美元。

(三)国际服务贸易地理分布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结构存在明显差异1。国际服务贸易地理分布不平衡的表现和成因

国际服务贸易地理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服务贸易占明显优势,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最大提供者和消费者,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低下,大部分国家服务领域不发达,在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小。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公布的数据,2010年,美国和英国服务出口总额分别达5443。57亿美元和2379。43亿美元。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当年的服务出口总额也仅有1712。03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31。45%。

国际服务贸易地理分布不平衡的原因是:(1)以资本为主要生产要素的金融、运输等的传统服务贸易仍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2)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如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发展迅速,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而在资本、知识和技术方面,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均占优势地位,而资本、技术和服务业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份额则相对较小。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结构的差异表现与后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结构差异的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是以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类产品出口和劳动密集型服务类产品进口为主要贸易类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多以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产品出口,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类产品进口为主。上述极不合理、不对称的服务贸易结构,必然导致在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的巨额顺差和发展中国家的巨额逆差的结果。这一结果直接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利益上的不公平、不对等。

(四)服务贸易国际化和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多元化

1。服务贸易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服务贸易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大大方便了向境外市场提供服务的机会,服务的可贸易性表现为:世界范围的信息网络的出现和跨越国界的数据流动使一切入网的公司有能力提供超出传统服务部门的各种服务;服务需求者要求服务的供给者不断扩张其经营业务,以满足自身对服务的需求,这种国际性服务系统不断扩张不仅涉及金融保险业务,也涉及广告、会计、法律、咨询等业务的扩大。近20年来,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10年美国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9。85%,英国为37。04%。服务贸易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2。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相对单一,其主要表现为少数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产品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和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向发达国家劳务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独立和崛起,使得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长期陷入“滞胀”局面,导致欧美各发达国家对外籍劳工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相对落后的中东和北非的一些石油生产国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外籍工人,从而日益成为劳务输入的主要服务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对国外的技术性劳务有较大需求。服务贸易市场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五)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加剧,壁垒重重,但正向自由化方向发展

1。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加剧,壁垒重重

由于服务贸易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日趋重要,有的服务贸易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一国的政治稳定或国家安全。国际服务贸易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法规的制约。由于服务贸易高速发展和贸易国际化与市场多元时代的到来,各贸易领域的矛盾、纠纷和摩擦日益增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增强本国的竞争优势并使本国的服务企业在贸易竞争中取胜,当事国政府常常采取种种隐蔽或半隐蔽的手段对境内服务企业加以保护或对境外服务产品的进入设置重重壁垒。

2。国际服务贸易正在向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是一把双刃剑。竞争导致的贸易壁垒虽然为当事国争得了一时的利益,但最终在限制了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的同时,也损害了当事国的长远贸易利益。为了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WTO成员方共同起草通过并于1995年1月5日正式生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在世界范围内正式推动实施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通过服务贸易逐步自由化,来促进所有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并通过不间断的多边谈判协商来降低服务贸易壁垒,扩大服务市场的准入程度,从而将世界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阅读链接

服务贸易新态势值得关注

当前,全球服务领域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世界服务贸易呈现的新态势值得关注。一是制造业服务化。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转变为服务企业,制造业呈现服务化新趋向。企业的经营重心逐渐从加工制造转向流程控制、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管理等生产性服务向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二是服务业信息化。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新催生了新的服务业态,为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和高附加值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三是服务业国际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共同推动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具有可预见性的自由贸易框架。四是消费结构优化。联合国认定,2008年为世界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第一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和全球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需求结构升级,服务消费成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在服务经济发达国家,服务消费已经是私人消费的主要形式,服务消费支出迅速扩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发展中国家,收入增长,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也增强了服务消费方面的有效需求。以服务业跨国转移和要素重组为特征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将不断加速,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将继续成为世界各国全面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

资料来源:李子阳,《服务贸易新态势值得关注》,载《经济日报》,2012年2月23日,第3版。

[1]薛荣久,张汉林。国际服务贸易。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90页。

[2]胡景岩。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思考。国际贸易,2006(11):32页。

[3]陈宪,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原理·政策·产业。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28页。

[4]薛荣久,张汉林。国际服务贸易。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93页。

[5]薛荣久,张汉林。国际服务贸易。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99页。

[6]魏建国。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国际贸易,2005(7):4页。

[7]薛荣久,张汉林。国际服务贸易。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102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