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 > 第四节 我国对外信息服务贸易发展(第1页)

第四节 我国对外信息服务贸易发展(第1页)

第四节我国对外信息服务贸易发展

一、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一)全球信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据CCID统计,2005年,全球信息服务行业实现收入7414。2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0。2%,是全球信息硬件产业增长速度的两倍。其中,信息服务业中支持与维护服务、专业服务、网络服务收入都有同步增长,专业服务中信息运营管理服务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2005年,美国、日本继续引领全球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形成了以IBM、HP、EDS、富士通等大型全球专业服务集团企业为产业龙头的格局。经过多年发展,这些企业已具备全球化的品牌和规模。它们在支持与维护服务、专业服务和网络服务等各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并通过并购等方式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在软件外包服务领域,印度、中国、菲律宾、爱尔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分别在亚洲、欧洲、南美市场展开了竞争。在北美的软件外包市场,印度软件公司一统天下,而爱尔兰则在欧洲的软件外包市场一路领先。中国在日本的软件外包市场占得优势,对日软件外包服务带动中国软件外包服务产业迅速增长。

(二)我国的信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达28。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集聚日益明显,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已具备再上新台阶的坚实基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到1。36万亿元,是2005年的3。5倍,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0。2%提高到2010年的18%,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产业结构向服务化发展,信息技术服务所占比重稳步上升,新兴网络软件和应用服务快速发展。

2011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增速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2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1。0%。其中,出口66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2010年同期下滑17。4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4。8%;进口468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增速比2010年同期下降23。0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额的26。8%。出口额前三位的产品为:笔记本电脑1058。8亿美元,增长11。1%;手机627。6亿美元,增长34。3%;集成电路325。7亿美元,增长11。4%。

表13。3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续表

(三)我国信息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1]

1。支持与维护服务

支持与维护服务可划分为硬件支持与维护服务、软件支持与维护服务两类。

在硬件支持与维护服务领域,以IBM、HP、SUN等为主的国外厂商和以联想、华为、中兴通信、清华同方等为主的国内硬件设备厂商,凭借其产品和技术优势,同时加大服务销售渠道以及服务品牌体系等诸多方面投资,提高了服务附加值,成为该类产品支持与维护服务市场中的领先者。在主流服务商中,本土联想和华为等在规模上缩小了与国际化公司的差距,在支持与维护服务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软件支持与维护服务的主要内容表现在版本升级与维护。以Oracle、SAP、东软、中软、清华同方、用友、金蝶为代表的软件企业凭借产品、技术及其渠道优势占据着软件支持与维护市场的主动权。而一些中小企业与跨国信息服务企业间加强合作,弥补企业内部技术力量不足,满足用户对软件支持与维护服务的需求。这种竞合互补的格局将成为中国中小软件企业维持生存的一种主要手段而得以长期发展。

2。信息咨询服务

在高端战略和管理咨询服务领域,最具有竞争力的仍然是国际化背景的大型信息服务公司埃森哲、毕博等。以信息咨询为核心的国际知名咨询服务公司和IBM、HP等大型综合信息服务商常作为大型集团型企业的战略和管理咨询服务商和信息工程总包商出现。它们针对集团型大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实施,进行项目的总体管理。本土信息企业神州数码、华为等正向高端领域发展。人才、业务经验不足,使本土信息企业在高端咨询领域发展竞争受到一定的制约。

2004年,IBM、HP、Oracle、SAP虽然加大了对中低端市场开发力度,但其提供的中低档服务并没有明显优于本土信息企业,神州数码、清华同方、东软等本土企业对中国企业把握准确,与企业更容易沟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3。系统集成服务

系统集成是中国信息服务企业行业特征最明显的业务领域。电信行业系统集成企业主要有华为、中兴通信、神州数码、联想、联创等。在金融市场上,国际跨国企业IBM、惠普与本土企业神州数码、高阳、长天等在与银行业多年的合作中已与客户建立起信任和长期合作关系,市场格局趋于稳定。在中国制造业系统集成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系统集成商是管理软件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它们是从事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规划的咨询公司和具有丰富的ERP管理软件实施经验的大型系统集成商。活跃在中国制造业市场的管理软件厂商主要包括国外厂商SAP、Oracle和国内厂商用友、金蝶、神州数码、利玛、和佳以及一汽启明等。

4。信息教育与培训服务

随着中国信息化建设对信息人才需求的迅速增加,以软件开发、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为主的认证培训机构也随之增加。目前,中国信息培训服务市场中参与竞争者众多,但拥有一定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的机构数量有限。主力品牌主要包括北大青鸟、阿博泰克、NIIT、中科院软件所等。国内市场被众多中小品牌所瓜分,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品牌集中度偏低,呈现出一种相对分散的状态。培训机构之间的价格战已成为争夺市场的主要手段。

5。信息运营管理服务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移动三大电信运营商仍然是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的主力。它们依托垄断性的网络资源、规模经济和品牌优势,占据了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大部分市场。世纪互联、263在线、中国万网等电信资源零售商也以其灵活的服务机制,逐渐成为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的重要力量。

在业务流程管理服务方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依托强大的网络资源和规模优势,是呼叫中心管理运营外包市场上的主导性力量。

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等流程管理服务上,外企服务集团(FESCO)是中国市场上的重要力量,不仅为外企提供人才招聘等HR服务,而且进一步拓展到运营维护等信息技术的外包服务领域。中华英才网、无忧工作网等人才招聘网站也依托其网络信息资源为一些企业用户提供人才招聘和人事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流程管理服务。

6。网络服务

宽带的迅猛发展和产业链的良性循环给各方面都带来很多机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逐渐成长出一些综合服务网站和专业服务网站。盛大、网易、金山、九城等是围绕网络游戏产业竞争的主体;百度、Yahoo、中国搜索、Google等围绕搜索引擎竞争激烈;在即时通信市场,QQ、MSN、雅虎通、Tom。Skype、网易泡泡等竞争激烈。

二、我国信息服务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信息服务贸易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盈利率不高、软件与服务业比重偏低以及本土企业能力较差等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