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本 > 任务二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第3页)

任务二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第3页)

建立阶段:

25~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不适合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子”,并在31~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

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

二是建立期(31~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维持阶段:

45~65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衰退阶段:

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在上述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

在以后的研究岁月中,舒伯对发展任务的看法又向前跨了一步。他认为在人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对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见图1-2-2)。

图1-2-2循环式发展任务

通过生涯发展理论,个体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处于生涯发展的哪个阶段,因此,大学生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对自己进行充分探索,同时积累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才能在毕业时顺利实现与职业的合理匹配。

举例来说,比如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必须适应新的角色与学习环境,经过“成长”和“探索”,一旦“建立”了较固定的适应模式,同时“维持”了大学学习生活之后,又要开始面对另一个阶段——准备求职。原有的已经适应了的习惯会逐渐“衰退”,继而对新阶段的任务又要进行“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如此周而复始。

1976—1979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之后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这个生涯发展观,除了原有的发展阶段理论之外,较为特殊的是加入了角色理论,并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成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这个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图形,舒伯将它命名为“生涯的彩虹图”(见图1-2-3)。

图1-2-3生涯的彩虹图

(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不同的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的。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大周期”,包括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里面的各层面代表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角色和职位组成,包括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等主要角色。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的成功,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基础,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角色的相互替换、盛衰消长。它除了受到年龄增长和社会对个人发展、任务期待的影响外,往往跟个人在各个角色上所花的时间和感情投入的程度有关。从这个彩虹图的阴影比例中可以看出,成长阶段(0~14岁)最显著的角色是子女;探索阶段(15~20岁)是学生;建立阶段(30岁左右)是家长和工作者;维持阶段(45岁左右)工作者的角色突然中断,又恢复了学生角色,同时公民与休闲者的角色逐渐增加,这正如一般所说的“中年危机”的出现,同时暗示这时必须再学习、再调适才有可能处理好职业与家庭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

三、职业锚理论

职业锚理论是美国著名职业生涯管理研究者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生涯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了解职业锚的概念,它将有助于个人进行职业定位,是目前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重要理论。

(一)职业锚的概念

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职业锚,也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是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

(二)职业锚的类型

技术职能型(Teipetence):技术职能型的人,追求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术职能的机会。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来自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喜欢面对来自专业领域的挑战。他们一般不喜欢从事一般的管理工作,因为这将意味着他们放弃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就。

管理型(GeneralManagerialpetence):管理型的人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晋升,倾心于全面管理,独自负责一个部分,可以跨部门整合其他人的努力成果,他们想去承担整个部分的责任,并将公司的成功看成自己的工作。具体的技术功能工作仅仅被看做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

自主独立型(AutonomyIndependence):自主独立型的人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他们宁愿放弃提升或工作扩展机会,也不愿意放弃自由与独立。

安全稳定型(SecurityStability):安全稳定型的人追求工作中的安全与稳定感。他们可以预测将来的成功从而感到放松。他们关心财务安全,例如,退休金和退休计划。稳定感包括诚信、忠诚,以及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尽管有时他们可以达到一个高的职位,但他们并不关心具体的职位和具体的工作内容。

&repreneurialCreativity):创业型的人希望使用自己能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愿意去冒风险,并克服面临的障碍。他们想向世界证明公司是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创建的。他们可能正在别人的公司工作,但同时他们在学习并评估将来的机会。一旦他们感觉时机到了,他们便会自己走出去创建自己的事业。

服务型(ServiceDeditoaCause):服务型的人指那些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例如,帮助他人,改善人们的安全,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他们一直追寻这种机会,即使这意味放弃很多切身利益。

挑战型(Purege):挑战型的人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大的对手,克服无法克服的困难等。对他们而言,参加工作或从事一种职业的原因是工作允许他们去战胜各种不可能。新奇、变化和克服困难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如果事情非常容易,他们很快就会厌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