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规划书 > 任务四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步骤(第3页)

任务四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步骤(第3页)

主要表现为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进行规划时发现不喜欢所学专业,但又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希望将来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是找不到成就事业的专业方向。因此有很多学生会问:“我到底喜欢什么?”“我能做好什么?”这些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在入学前的自我探索不够,高考填报志愿很多是由家长或老师代劳的,在进行专业选择时,没有充分考虑自己对所填报专业的兴趣,没有深入思考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以至于有些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够强,导致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被迫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2。生涯发展长期目标相互冲突

主要表现在有些大学生的专业兴趣不在被录取的专业而是在其他专业上。就其本专业来说,应该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才能取得毕业资格,而兴趣与爱好又会指引其将很多精力放在和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学习上,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大学生会感到无从抉择,甚至出现专业招生分数很高的学生因不喜欢该专业而被要求退学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考录取填报志愿时所选专业与志向专业的偏差。

3。生涯发展短期目标冲突

主要表现为有些大学生分不清主次,盲目模仿。如看到别人参加社团活动锻炼综合能力,自己在一入学就参加了几个社团,一学期下来,由于忙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学业考试时没能取得自己期望的成绩,后悔莫及;有的学生干部没能处理好学习和社团工作的关系;有的学生为某一门成绩而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科成绩等。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有些大学生不能够将目标系统化,主次不清,没有一个逐步实现各种目标的计划。以致出现了综合素质很高、能力很强的学生由于学业成绩不理想而影响生涯发展的现象。

4。抉择困难

主要表现为有些学生在进行具体的生涯抉择时的迷茫和犹豫。究其原因在于希望“鱼和熊掌兼得”的心态,不愿意放弃任何事情,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必须做出选择,以至于有些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5。信念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在做各种规划时只想到自我的发展,没有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做事情功利性很强。长此以往,这样的学生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多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现象,严重影响将来的生涯发展。

6。意识缺乏

主要表现为有些学生缺乏上进心,对外界事物缺乏足够的兴趣。凡事都需要别人帮助,依赖性很强,用外归因的方式思考问题,常常怨天尤人,总以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这样的学生生活没有目标、学习没有动力、生涯没有规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常见问题对策

1。树立成长、成才、成功意识

大学生生涯规划中,学生成功的愿望非常重要,只有愿意成长、希望成才、渴望成功的人才有可能自觉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走向成功。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自我探索和对社会及所处环境的探索是基础,而这些探索都需要大学生本人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努力。这时树立自我探索、自我规划、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信念至关重要,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大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成长活动中。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职位实习

社会实践和职位实习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和职位实习,大学生能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有直观的了解,对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直接的认识,有利于大学生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地塑造自己,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通过职位实习,大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社会职业分类及职位变化,清楚不同职位对自己的意义所在,有利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正确定位、顺利就业、成功创业。

4。做好大学期间成长计划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良好成长是顺利就业、成功创业的基础。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制订切实可行的大学期间成长计划,对每一位大学生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有计划地成长会加快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速度,有利于职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5。寻求有效帮助

在必要时应寻求别人的有效支持和帮助。

6。积极参加成长训练

(三)职业生涯初期规划的关键点

第一阶段:大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前半学期

这时的大学生虽然在角色上已经是大学生,但在心理上仍属于高中后、大学前阶段,他们刚刚接受了高考的洗礼,正在享受高考的胜利,很多学生踌躇满志,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幻想,几乎每个人都为自己确立了远大的目标,制订了实现目标的宏伟计划。但是,这时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还不完全了解,对大学的认知只是停留在道听途说的层面,学生本人对于自我和环境的探索不够。该阶段生涯目标的特点是:生涯目标的确立多来自于成长经历及外界的影响,目标高远,但显得空洞。

该阶段大学生的生涯规划任务是:

(1)适应大学生活;

(2)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分析高中时建立起来的职业生涯目标,发现自身的优势、劣势、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发现自己希望提高的地方;

(3)了解社会职业和职位的设置;

(4)制订切实可行的大学阶段成长计划;

(5)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6)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

第二阶段:大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后半学期

这时的大学生在校园已经有了两个月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对大学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并对自我有了一定的认识,制订了大学生涯规划。随着对所学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及大学生活的深入,每位学生的具体目标逐渐凸显出来。该阶段生涯目标的特点是:目标逐渐与所学专业结合。

该阶段大学生的生涯规划任务是:

(1)继续进行自我和环境的探索,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了解社会相关的职业资讯;

(2)了解社会职位素质要求;

(3)根据发现确定阶段性具体目标;

(4)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并积极行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