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第三版电子书pdf > 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第2页)

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第2页)

(5)从业人员拒绝协会调查或者检查的,或者所聘用机构拒绝配合调查的,由协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由中国证监会给予从业人员暂停执业3个月至12个月,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的处罚;对机构单处或者并处警告、3万元以下罚款。

(6)被中国证监会依法吊销执业证书或者因违反本办法被协会注销执业证书的人员,协会可在3年内不受理其执业证书申请。

(7)协会工作人员不按本办法规定履行职责,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故意刁难有关当事人的,协会应当给予纪律处分。

(三)证券业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

为规范证券业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促进证券行业健康发展,证券业协会编制了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1。行为规范

证券业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的内容包括:正直诚信、勤勉尽责、廉洁保密、自律守法。

(1)正直诚信。要求证券从业人员公正而不偏私,诚实守信,处理问题不带个人成见和感情用事,而坚持原则办事,严守信用,实事求是,忠实履行所承担的职责和诺言,取信于民。

(2)勤勉尽责。要求证券从业人员要勤奋踏实,自觉主动地完成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对待工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

(3)廉洁保密。要求证券从业人员要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谨言慎行,秉公办事,洁身自好;保守在从业过程中接触到的有关客户的和证券经营机构的商业秘密,也包括保守有关国家机密。

(4)自律守法。要求证券从业人员自觉执行职业道德规范和各项法律、法规。要求证券业从业人员不仅要熟悉有关政策法规,而且要自觉执行所有政策法规。

2。行为准则

证券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包括保证性行为和禁止性行为,又称“八要,八不要”。

保证性行为又称积极性行为,是指作为证券业从业人员应当做到的行为,是从事证券业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

(1)热爱本职工作,准确执行客户指令,为客户保密;

(2)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3)遵守国家法律和有关证券业务的各项制度;

(4)积极维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珍惜证券业的职业荣誉;

(5)文明经营、礼貌服务,保证证券交易中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6)服从管理、服从领导,自觉维护证券交易中的正常秩序;

(7)团结同事,协调合作,合理处理业务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8)热心公益事业,爱护公共财产,不以职谋私,不以权谋私。

禁止性行为,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证券业从业人员不得从事的行为。包括以下各方面:

(1)不得以获取投机利益为目的,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证券的买卖活动;

(2)不得向客户提供证券价格上涨或下跌的肯定性意见;

(3)不得与发行公司或相关人员间有获取不正当利益约定;

(4)不得劝诱客户参与证券交易;

(5)不得接受分享利益的委托;

(6)不得向客户保证收益;

(7)不得接受客户的买卖证券的种类、数量、价格及买进或卖出的全权委托;

(8)不得为达到排除竞争者目的,不正当地运用其在交易中的优越地位限制某些客户的业务活动。

本章小结

证券监管的意义在于保障广大投资者的权益、维护市场良好的秩序、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提高证券市场效率。证券监管的原则是依法管理原则、保护投资者利益原则、“三公”(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监管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证券监管的目标是:一是保护投资者;二是确保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三是减少系统风险。我国目前主要采用行政管理监督、自律性管理监督、公开性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把运用法律手段与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证券市场监管的对象:对证券市场主体的监管、对证券市场客体的监管、对证券中介机构的监管。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监管体系,包括: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为一体的监管体系和自律管理体系。证券市场监管的内容:对证券发行市场监管、证券交易市场监管、证券经营机构的监管。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由《证券法》《公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刑法》《会计法》共同组成。当然还包括各项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证券市场的自律管理机构主要是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证券业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的主要核心是:“十六字”和“八要,八不要”。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证券市场监管2。三公原则3。信息披露4。内幕交易5。欺诈行为

二、简答题

1。证券市场监管的原则、目标和手段是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