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物流管理基础题库及答案 > 任务6 2 跨国公司物流管理(第1页)

任务6 2 跨国公司物流管理(第1页)

任务6。2跨国公司物流管理

【任务描述】

联邦快递角逐中国

2003年可谓联邦快递发展史上遭遇了最多挑战的一年。2003年2月,联邦快递在中国的主要对手敦豪速递(DHL)收购了中国最大货运公司中外运的股份,成为中外运最大的外资股东。不到两个月,敦豪又宣布打算收购美国第三大快递公司“空中快递”(AirborneExpress)。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则宣布与海南航空下属的扬子江快运达成协议,扩大其在华南的服务网络。

对于联邦快递的国际战略而言,在快速增长、高度竞争的中国快递市场保持领导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003年,联邦快递已经成长为一家年营业额达16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全货运飞机机群,日运送能力达到2650万镑,服务全世界378个机场。

联邦快递从1984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提供服务,但正式进入中国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1995年,联邦快递以6750万美元收购了当时唯一可以直飞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常青国际航空公司。在完成此收购之后,联邦快递成为第一家提供由美国直飞至中国的国际快递物流公司。美中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递时间只需要3天。到2003年,联邦快递每周直行往来于美国、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11个航班。在所有的快递公司中,联邦快递拥有最多的美中直飞货运航班。

在中国,联邦快递几乎垄断了华南深圳和广东市场,这一战略投资与深圳广州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密不可分。为了保护这一市场,联邦快递于2001年和美国交通部及其劲敌联合包裹服务公司达成协议,联邦快递让出两条珍贵的美中航线,以此换得联合包裹服务公司货机不得进入深圳的保证。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快递市场,这将对中国的物流业有何影响?中国政府在这一日益复杂的市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任务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制造了无穷无尽的廉价消费品。但是,到90年代末,中国到处可见崭新的世界级高技术工厂。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高附价值生产能力大规模从西方转移到中国,这大大提高了对中国后援物流服务的要求。除了文件,高附加值和时间紧迫的零件需要快速进出中国以保证“及时生产”的实现。到2003年,大约3。9万家外国公司在中国从事各种业务,需要快递服务:从几镑重的文件和零件到数千磅重的货物。这对于国际速递公司来说,无疑是发展机遇。

不过,中国快递服务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交通设施不完善,配送系统太官僚。香港Kamino亚洲物流公司的尼尔·霍维兹说,物流是中国的大市场,但由于基础设施和游戏规则透明度方面的问题,这一市场并不总像商家想象的那样有利可图。2003年,快递业务依然被高度调控,管理部门甚多,包括空运、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的各方政府机构。政府调控使得本土快递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限制了外国竞争者的行动。

【相关知识】

全球经济的主要推动者就是跨国公司,据估算全球跨国公司的数量约在6。5万家左右,但是这些跨国公司占全球生产的40%,全球货物贸易的70%。全球技术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90%都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

6。2。1跨国公司的概念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Firms),又称多国公司(Multi-erprise)、国际公司(IionalFirm)、超国家公司(Supererprise)和宇宙公司(o-corporation)等。70年代初,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组成了由知名人士参加的小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跨国公司的各种准则和定义后,于1974年作出决议,决定联合国统一采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

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认为跨国公司应具备以下三要素:

第一,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内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

第二,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此等政策可能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

第三,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以及分担责任。

6。2。2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

跨国公司作为在国内外拥有较多分支机构、从事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司,与国内企业相比较,是有一些区别的。

1。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目的是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而国内企业是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

2。跨国公司是通过控股的方式对国外的企业实行控制,而国内企业对其较少的涉外经济活动大多是以契约的方式来实行控制。

3。国内企业的涉外活动不涉及在国外建立经济实体问题,国内外经济活动的关系是松散的,有较大偶然性,其涉外经济活动往往在交易完成后就立即终止,不再参与以后的再生产过程;而跨国公司则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全面进行资本、商品、人才、技术、管理和信息等交易活动,并且这种“一揽子”活动必须符合公司总体战略目标而处于母公司控制之下,其子公司也像外国企业一样参加当地的再生产过程。所以,跨国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必然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

6。2。3跨国公司的经营形式

1。跨国公司综合多种经营的形式

(1)横向型水平型多种经营

此类公司主要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经营,母公司和子公司很少有专业化分工,但公司内部转移生产技术、销售技能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的数额较大。

(2)垂直型多种经营

此类公司按其经营内容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产和经营不同行业的、但却相互有关的产品。它们是跨行业的公司,主要涉及原材料、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行业,如开采种植→提炼→加工制造→销售等行业。另一种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生产和经营同一行业不同加工程度或工艺阶段的产品,主要涉及汽车、电子等专业化分工水平较高的行业。如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就是前一种垂直型的跨国公司,它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以管道、油槽和车船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经营大型炼油厂,从原油中精炼出最终产品,批发和零售几百种石油衍生产品。而法国的珀若—雪铁龙汽车公司则是后一种垂直型的跨国公司,公司内部实行专业化分工,它在国外的84个子公司和销售机构,分别从事铸模、铸造、发动机、齿轮、减速器、机械加工、组装和销售等各工序的业务,实现了垂直型的生产经营一体化。

(3)混合型多种经营

此类公司经营多种产品,母公司和子公司生产不同的产品,经营不同的业务,而且它们之间互不衔接,没有必然联系。如日本的三菱重工业公司即是如此。它原是一家造船公司,后改为混合多种经营,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建筑机械、发电系统产品、造船和钢构件、化学工业、一般机械、飞机制造业等。

2。跨国公司多种经营的原因

(1)增强垄断企业总的经济潜力,防止“过剩”资本形成,确保跨国公司安全发展,有利于全球战略目标的实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