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最美教师张丽莉简短事迹 > 第一节 当老师是我一生的愿望(第1页)

第一节 当老师是我一生的愿望(第1页)

第一节“当老师是我一生的愿望”

有的时候,梦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从儿时遥不可及的幻想,到成熟后自信坚定的目标,这可以说是一个转变。在这个转变中我们或许更加成熟了,因为我们抛弃了小时候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的人生轨道转移到了正常的行驶位置上。当我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我们还会不会记得那些我们曾经崇拜的偶像,还会不会像咿呀学语时那样留存自己最初的梦想,或许你会说:“真的忘了,小时候总挂在嘴边上的。”这看似很平常,但如果当时一直坚持的话,那么现在的你会是什么样呢?当然,人生是不能假设的,我们只能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寻自己的影子。

一、“三尺讲台,是我梦想的地方”

“小时候”是年龄代名词,同时也是一个爱做梦的阶段,和别的孩子一样,张丽莉在小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梦想,但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她的梦想源于耳濡目染的童年生活。儿时的丽莉总幻想自已的将来,没事的时候,总在小小的脑袋里把未来的蓝图勾画一通,一脸的陶醉,希望有机会能一一实现。那时,由于家学渊源,她比别的孩子更早知道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师生情”。当时,稚嫩的丽莉在心底暗暗种下了一颗“当一名老师”的种子,“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丽莉在作文中**心怀,表达父亲对她的影响

熟知丽莉的人都说,丽莉能成为老师是因为她心里有两个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榜样:同为教师的爸爸和爷爷。张丽莉出生在教师世家,爷爷、父亲、大伯、大娘、小婶都是人民教师。尤其是爷爷,在桦川县永胜乡永胜小学当了一辈子老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丽莉曾不止一次地怀着羡慕的心情偷偷地阅读爷爷案边那一本本已被翻旧泛白的教科书,翻看一摞摞用红笔批改过的作业本。

除了爷爷,对丽莉影响最大的就应该是爸爸了。大概在三四岁的时候,由于家里的人都上班很忙,没时间照料她,所以张爱东就把丽莉带在身边,于是在张爱东老师的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景象:张老师在讲台上讲课,讲台下边坐着的是张老师的学生和一个年仅三四岁的小姑娘。

或许那时的小丽莉根本听不懂讲台上的老师爸爸讲的是什么,但是爸爸的一言一行都在深深地影响着这个只有三四岁的小姑娘,因为在她心里,已经深深埋下了“当老师”这个念头,而讲台上的父亲就是自己今后努力奋斗的目标。张爱东也沉浸在这种特殊的“父女的交流”中,即使是今天,每每回忆起女儿在自己的课堂上,跟比他大很多的哥哥姐姐们一起上课时的小模样,都会禁不住笑出声来。

爷爷、爸爸都是老师,家中常飘书香,常常看到家中进进出出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丽莉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对爷爷和爸爸的羡慕,那时的丽莉就已经投入了全部心思,一心想做一个合格、称职的老师。多年以后,每当家中书房传来爸爸与爱徒们谈至兴起的欢声笑语时,丽莉也会不禁想起当初那个立志当老师的小女孩和那张充满稚气的小脸。

二、“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我这辈子就当老师”是丽莉挂在嘴边上的话,在媒体的报道中,每每读到这一段,都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一个人如果坚守自己的梦想,并且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话,那么这个人是伟大的。

时间跳回到2012年4月7日,张爱东默默地看着小区大门口那条路,丽莉每次回家都要经过那儿,每次张爱东也都会叫一声“丽莉”,然后就看到女儿蹦蹦跳跳地往家门口跑。今天还是一样,张爱东像往常一样站在窗口等着女儿下班回家,可看到女儿的身影出现在小区门口时,张爱东却没有叫她,而是默默地看着女儿向着家门口走过来。

“一定又累坏了!”看着女儿的身影有些打晃儿,张爱东在嘴里嘟囔着。这也让他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今天对张爱东来说是比较特别的一天。到这天,丽莉当上班主任已经有两年了,张爱东一直有让女儿辞掉教师工作的想法。因为对于当了一辈子老师的张爱东来说,他知道女儿在工作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虽然他知道,这些困难在他的帮助和指点下,对女儿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是他深知当老师的辛苦与无奈。虽然女儿的选择他会给予支持,但是这次他还是准备劝女儿改变想法,“只要不当老师,哪怕考公务员也好啊!”这是张爱东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但是怎么和女儿说呢,当老师一直是她的梦想,父亲和他自己一直是女儿的榜样,女儿在当上老师后虽然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也一直在坚持着。如果女儿拿自己从小教育她的“不能半途而废”这样的话来反驳,那自己该如何应对呢?

张爱东一点也不怀疑,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老师完全是因为父亲和自己对她的影响。身教重于言传,作为一名老师,父亲的身教对自己和女儿的品性、成长影响巨大,自己和兄弟都是老师,就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女儿丽莉也从爷爷身上学到了很多。虽然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但张爱东还清楚地记得父亲教学时严肃的眼神、认真的态度和挺直的腰板。父亲的认真是出了名的,现在家里还存有父亲当时教学用的一本古汉语字典,父亲记得字典里每一页每一个字的解释,那时的父亲也是他和几个兄弟崇拜的偶像,也是在那时,自己也立下了当老师的志愿。

由于父亲的严厉,成为老师之后的张爱东其实不太敢跟父亲请教教学上的事,因为怕父亲发怒训斥。但是自己这个女儿却是个例外,丽莉是父亲唯一的孙女,所以父亲很宠着她。记得在丽莉刚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去镇里买了最漂亮的小兔子铅笔盒,徒步走回家里送给丽莉。自己还清晰地记得,那时父亲的身体不是很好,腿脚很不灵便,加上路不太好走,父亲整整走了两个多小时。后来丽莉每次路过第五百货,都会想起爷爷,说爷爷就是在这里给她买的铅笔盒。

丽莉从小就爱翻看父亲的教学笔记和批改的学生作业。如今自己却要让女儿放弃梦想,张爱东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自私,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就在他还想着如何劝说自己的女儿放弃当老师的时候,门外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女儿回来了。

一进屋,丽莉就兴奋地对他说:“老爸,今天学生们夸我的头型漂亮,说像个洋娃娃。”看着女儿一脸幸福的模样,张爱东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哦,是吗?哈哈,好好。忙了一天都饿了吧,快吃饭吧!”

在吃饭的时候,丽莉边吃边和父亲分享着这一天的工作经历,说到开心的地方,张爱东也会禁不住笑出声来。看着宝贝女儿一脸幸福的模样,张爱东犹豫了。

就在这时,客厅的电话响了起来,丽莉跑过去接了起来,当得知电话的另一头是学生的家长时,丽莉紧张得几乎跳了起来。后来张爱东才知道,这是丽莉当老师以来第一次接到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电话这头的丽莉以为自己的学生出了什么事呢!而这一举动也着实让张爱东吓了一跳,笑言“差点犯了心脏病”。

挂了电话后,继续吃饭,但是张爱东却没有再听女儿说什么,而是在盘算怎么让女儿放弃老师这个职业,如果说刚才还是在犹豫的话,那么现在,他坚定了,他希望女儿生活得轻松一些,不用每天操心劳累、为学生提心吊胆。就在这时,丽莉也不再说话了,因为她发现了父亲根本没听,于是饭桌上就出现了片刻的沉默,也就是这片刻的沉默,让丽莉似乎看出了父亲的心事,她问道:

“爸,怎么了?”

“啊!”张爱东回过神来:“啊,没什么,吃啊!”

“丽莉,当老师开心吗?”张爱东问道。

“当然了,现在一天看不见孩崽子们我就想他们!”

“丽莉啊,老爸差点被你吓出心脏病了,换个工作吧,要不哪天你该成神经质了。比如考公务员?”

“公务员整天坐办公室不辛苦,不用早出晚归,你说呢?”

听到这话,丽莉放下碗筷,朝父亲淡淡一笑,回答说:“爸,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张爱东把话说出口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了,对于出身教师世家的张爱东来说,他很高兴女儿能够继承他的衣钵,当时出于对女儿未来的考虑,他还是下决心要在丽莉这儿终止“家学”。但当他抬头看到女儿那一脸自信的笑容时,决心被瓦解了,在这一瞬间,张爱东明白了,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与主张,在女儿心里,当老师这个念头不仅仅是她儿时的梦想,而是她一直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张爱东的嘴角也浮起了一丝微笑,因为在女儿那自信眼神的背后,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父亲,一个当了一辈子老师的人。原来别人口中所说的家学不仅仅是一家人的共同职业,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身为人师的责任和一丝不苟的作风。这种传承早在父亲那一辈确立,自己在这种传承下走过了几十年的教学之路,而今女儿继承了这种作风。张爱东不再坚持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终究拗不过女儿,拗不过家学为女儿打下的烙印。

从那以后,张爱东就成了丽莉的“私人秘书”,在工作上和教学中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丽莉都会向父亲讨教,而张爱东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既然不能阻止,那就全力支持吧!”

三、“相依为命”的承诺

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又有了爷爷的“武功秘笈”,这时的丽莉浑身充满了力量,“当老师”的信念在她的心中更加坚定了。这时的她或许还不知道,也正是因为这个坚定的信念,让她在20多天后的危急时刻奋不顾身。而这时的丽莉对她坚守梦想所要付出的代价根本一无所知,这时的她只是在想着怎么才能当好一个老师,而这个想法在她成为师范生的时候就早早地种下了。

2003年,对丽莉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在这年,她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师范院校,距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但这时的丽莉不会想到,在她意气风发地迈入大学校门之时,命运之神为她安排了又一场人生的体验,而这场体验的代价却过于残忍,因为在一年以后,她将面对和至亲的生死离别。

这场离别发生在2004年,这年的冬天比往年要冷一些,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一个满脸泪痕的女孩趴在母亲的床头,看着已到了弥留之际的母亲,女孩的哭声都已略显嘶哑。

**躺着的是丽莉的母亲,她得了癌症并且已经到了晚期。对于丽莉的母亲而言,即将到达人生的终点,一切似乎已经无所谓了,唯一割舍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希望能和女儿一起度过。丽莉从小就是个孝顺的孩子,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她一定会陪在母亲身边。于是正在复习准备考大学的丽莉匆匆赶回了家,在母亲的病床前完成了最后的复习,也陪着母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日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