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经济专业导论论文模板范文 > 一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第2页)

一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第2页)

27岁那年,李嘉图偶然机会读到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兴趣。1809年他发表了第一篇文章《黄金的价格》。从27岁到37岁,在这十年里,是李嘉图学习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时期。这中间,他得到了英国当时著名学者、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詹姆斯·穆勒的无私帮助,开启了他伟大的研究路程。

2。主要理论

(1)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核心就是下面一句话:“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根据这个理论,他认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一定社会中为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利润则决定于工资。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尺度的观点,批判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

(2)收入分配理论

李嘉图认为,收入分配状况是影响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国家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资本积累来自利润,主张通过降低地租的方式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3)相对工资理论

在经济学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到的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到的地租相比较的工资。雇佣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拉大。

李嘉图还阐述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认为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是工人获得的名义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是工人获得的实际工资。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应该是实际工资不应该是名义工资。

(4)利润理论

李嘉图认为,实际工资的增加会导致实际利润的降低,因为货物销售的毛利可分为工资和净利两个部分。在论文《论利润》中他写道:“利润取决于工资的高低,工资取决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取决于食品的价格。”

(三)马歇尔

1。人物简介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剑桥学派的创建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综合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提出均衡价格理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该书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以马歇尔为核心而形成的新古典学派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

2。主要理论

(1)局部均衡分析法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他认为均衡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竞争将促使实际价格回归均衡价格,需求关系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变动源于财富的变化、人口的变动、消费偏好以及相关产品价格和消费者预期。

(2)对弹性概念的阐述

马歇尔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内,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内,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

(3)关注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

马歇尔把贫困问题归因于劳动市场。在劳动市场里,非技术性劳动的供给由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所决定,即工资水平上升时,人口增加,从而劳动供给也增加。但对非技术性劳动的需求却因为机械化而持续减少。供给与需求这两种力量是非技术性劳动的工资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缺乏技能和谈判力量的工人只会得到较低的工资,这导致穷人的健康和教育水平无法提高,他们的儿女也会有同样的遭遇。马歇尔把解决贫困的希望寄托于教育,他主张限制非技术工人的家庭规模和建立累进税制度,但不主张设立最低工资保障和工会。在宏观经济学方面,马歇尔采用了购买力平价的概念来解释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

(四)凯恩斯

1。人物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20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被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是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他不但开辟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阵地,还担任过大学司库和剑桥大学学监、政府官员和顾问等。凯恩斯男爵还是一位富有的投资者。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影响了几代人,在如今的经济政策制定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将继续影响未来若干年的经济思想。

2。主要理论

(1)有效需求理论

凯恩斯用总量分析方法阐述了有效需求原理,他认为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的大小又主要决定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出现萧条和失业,主要是这些心理规律的作用所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

(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