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左图中共有F个面,分别是n1,n2,…,nF边形,顶点数为V,棱数为E,则n1+n2+…+nF=2E,这是因为每一条边都充当了两个多边形的边。
左图中,所有面的内角总和分为每个面计算为:
(n1-2)180°+(n2-2)180°+…+(nF-2)180°
=(n1+n2+…+nF-2F)180°
=(2E-2F)180°
=(E-F)360°。
右图中,尽管变形,但是角度总和不变,所有面的内角总和为:
V上·360°+(V下-2)180°+(V下-2)180°(剪掉的底面内角和)
=(V上+V上-2)360°=(V-2)360°。
(E-F)360°=(V-2)360°。
整理得V+F-E=2。
爸爸讲完了,拍拍手,满意地看着妞妞。
“对于更复杂一些的立方体,可以把它们切割成一个个这样的相对简单的形状来证明。不过要强调妞妞记住的是欧拉公式并非对任何多面体都成立。比如,一个正方体中挖去一个小的正方体,数一下就知道V-E+F=4。要是把小立方体上下都挖通,则V-E+F=0。实际上我们把立方体的V+F-E这个值叫作欧拉示性数,记为f(p)。只有简单凸多面体欧拉示性数f(p)=2,所以欧拉公式只是f(p)的一个特例和简化而已。”
妞妞有些困惑。爸爸看出来,接着往下说:“比如,在大正方体的一个表面中间粘贴一个小正方体,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简单多面体,顶点数16,棱数24,面数11。欧拉公式也不成立,对不对?这是因为它凹进来了,明白吗?”
“那么欧拉公式到底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呢?”妞妞急切地问爸爸。
“经过许多数学家的研究,发现只要多面体是实心的(里面没有空洞),只有一个连续的凸外表面,并且这个表面可以变形成为球面,那么欧拉公式就成立。”“哦!原来如此。”妞妞松了一口气,心里想:这些东西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好复杂。
“欧拉示性数是一个立体不管如何变形都会保持不变的一个值。比如,一个多面体,只有一个外表面,而且外表面可以变形为环面(和汽车轮内胎相似),那不管多面体如何变形,都有V-E+F=0。前面说到的正方体中挖去一个小的长方体,上下都挖通,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这就是橡皮几何啊!”妞妞记起来原来说过的东西。
“是啊,就是拓扑学研究的内容。”爸爸又想起来一些吓人的东西。“你知道很多病毒都是正二十边形吗?比如,SARS病毒、艾滋病毒。”
“啊!是吗?这么可怕!”当看见爸爸拿出来的照片的时候,妞妞惊讶得捂着嘴大声惊呼。
要说SARS病毒示意图还好,艾滋病毒的照片确实是很恐怖,一眼看上去冷不防会起一身鸡皮疙瘩。尤其是上面的绒毛状凸起,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哈哈,害怕了吧?美妙的正二十面体就藏在它们的身体里面。”爸爸声音故意放得很低沉,有些夸张的恐怖。“你知道世界上的正多面体只有5种吗?这或许就是两种病毒都长成正二十面体的理由哦!”
恐怖的艾滋病毒
“不可能吧!正多边形可以有任意多,正多面体只有五种?”妞妞明显是不信爸爸的话。
“爸爸说的是真的!早在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柏拉图就发现了这个事实。爸爸证明给你看。”说着,爸爸一边说,一边开始写下如下的证明。
证明:对于正多面体,假设它的各面都是正n边形,而且每一个顶角处有m个边相遇,顶点数为V,面数为F,边数为E。所有变量都是整数。这样就有:
n×F=2E(1)和m×V=2E(2)。
(1)的右边系数是2因为每边出现在2个面中,(2)的右边系数是2因为每边通过2个顶角。
把(1)和(2)代入欧拉公式V+F-E=2中,就得到:
显然n≥3,m≥3,因为多边形至少有三边,而在每顶角处也至少有三边。
但n>3,且m>3又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就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