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每一个孩子不一定要完美 > 第五章 生活习惯 小习惯大未来好习惯好人生(第2页)

第五章 生活习惯 小习惯大未来好习惯好人生(第2页)

2。如厕习惯

早起准时大便,如非特殊情况,有便意不强行憋着忍着。

3。睡眠习惯

早睡早起,适当午睡。

4。卫生习惯

讲究卫生,早晚洗脸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冲马桶前先合上盖,勤洗头洗澡,勤换洗衣服,每周修剪一次指甲,不用手揉眼睛,不掏鼻屎,不啃手指,不咬笔头,不随地吐痰、随处大小便,不乱扔垃圾。

5。身体习惯

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势,不弯腰、含胸、驼背,懂得保护眼睛,不长时间盯看电子屏幕,不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书学习。

6。玩乐习惯

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既能适当独处自娱自乐,也能与小伙伴共同玩乐,不依赖电子产品。

7。运动习惯

喜欢户外运动,有一两样喜欢且相对擅长的运动项目,每天进行1—2小时的户外活动(6岁前不低于2小时,6岁后不低于1小时)。

这七大生活习惯中,玩乐和运动是比较容易被父母忽视的,尤其是随着孩子逐步长大,开始上小学、中学,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紧张,这部分时间可能就被逐步地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压缩甚至剔除了。

我见过一个小学一年级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平日早5:40起床,晚9:30睡觉,周末早7:30起床,晚9:10睡觉,每天仅有3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除此之外,时间表上密密麻麻地写满英语、奥数、国学、钢琴、围棋、音乐、机器人等各种课程和作业,看得我都有点透不过气来。

这样的父母一定还有很多,他们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不敢放下,害怕一放松孩子可能就会“输在起跑线”,害怕孩子终将成为一个普通人。

事实上,孩子的两大天性就是好玩和好动,每个宝宝都是在玩和动中开启探索世界的第一步的。如果去问孩子们让他们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有的会说是捉迷藏、跳房子、“打怪兽”、丢手绢、踢球,有的会说是演戏、过家家、搭堡垒、扮装游戏……那些真正会学习的孩子,其实都是会玩的孩子。玩乐一方面是孩子探索自我、激发创造力、发展人际关系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也是释放压力、获得幸福感的最佳途径。小时候没玩够的孩子,往往大了就容易贪玩厌学。而运动,除了可以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外,同样也能释放压力、调节孩子的情绪。

心理学家约翰·马里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他发现未成年的猴子喜欢在笼内相互嬉戏、追逐,于是他把一部分小猴子分到别的笼中,不让它们玩耍,这些失去玩耍机会的猴子,长大以后变得十分呆木,有些甚至失去求偶及繁殖的本能。可见,玩耍是小动物成功长大的方式,猴子如此,人类也是如此。[1]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幼儿时期能够尽情玩耍的孩子,到了5岁,他们的智力要比玩得少的孩子高出许多,尤其在解决问题上表现得更优秀。玩不仅不会浪费孩子的宝贵时间,而且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很多的研究都表明:孩子若缺乏充足的玩乐时间,他们的发展就会面临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孤僻、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等。

所以,孩子越小,越要多玩多动;孩子学习压力越大,越要学会放松玩乐、加强运动锻炼,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以更好的身心状态去迎接挑战。

三、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培养习惯,首先就得先了解习惯的秘密。比如挤牙膏时,有人习惯随手抓起牙膏就挤,有人习惯从中间开始挤,有人习惯从牙膏尾部往上一点点挤,甚至还有人挤完后要把牙膏尾部卷起来。挤牙膏的方法当然还有很多,你用的哪种挤法?如果我请你下次挤牙膏时改变一下方式,以前是有规律挤的请你改为乱挤,以前是乱挤的请你改为从尾部开始一点点挤,你觉得结果会怎样?

我很确信,最常见的结果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你下次挤牙膏时会把我的提议忘到九霄云外,因为你已经习惯了拿起牙膏就按自己以往的方法去挤,习惯到根本不需要想一下,你忘记我的提议当然情有可原;二是你突然想起我的提议并且决定尝试一下,结果你挤完感觉很别扭,你非常不习惯这种新的挤法,所以,下次你会毫不犹豫地恢复自己以前的习惯。

这回你肯定体会到了,习惯是一个多么顽固的存在!这,就是习惯的秘密。要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很难,而一旦一个新的习惯养成之后,要改变也很难。所以,习惯养成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毅力,你不能指望你一句要求、一顿训斥,孩子就能立即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这是不可能的。连成人也无法做到,更何况是孩子。

你一定很关心,到底坚持多久才能养成一个新习惯?有两个时间很关键,一个是21天,一个是90天。21天可以初步养成一个新习惯,90天可以完全固化一个新习惯。习惯初步养成的状态是“舒服但需要意识”,我们的身体已经觉得可以接受、比较舒服了,但还需要有意识地自我提醒,一旦不提醒自己,我们很可能就会忘记。习惯完全固化的状态是“很舒服且无意识”,我们的身体已经完全适应这个新的行为,在实施时觉得很舒服,并且已经不需要任何提醒,无意识、很自然地就能实施这个行为,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

理解了习惯养成的秘密与规律,你就会对孩子的习惯纠正与养成抱有更多的宽容与耐心。下面我提供两点具体的操作思路。

1。第一次就做到

我女儿从能爬开始我就让她收拾自己的玩具和书,后来她能走了就开始让她收拾自己的鞋子、衣物等。她第一次自己动手吃东西之前我就让她先洗手,第一次自己走着出去玩时我就让她出门进门都换鞋并且要摆整齐。所以尽管那个时候小小的她还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但她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最有意思的是,后来经常是她反过来提醒爷爷奶奶:“换鞋!还没洗手!”这便是第一次就做到的力量。

从孩子生下来第一天开始,父母就必须和孩子一起遵循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规律、稳定的家庭生活节奏与环境,要求并辅导孩子“第一次就做到”,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物品用完要归位等。第一次就做到,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适合婴幼儿阶段的习惯养成方式,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这第一笔,你想怎么画就可以怎么画,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自然会接受、做到。很多孩子之所以长大之后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大多是因为这第一笔就被父母给画歪了或者遗漏了。等到孩子逐步发展出自己的独立意识与主见,才修正或者塑造他们,自然会困难很多。

我这些年接到大量的父母咨询,最共性的就是孩子吃饭的问题。本来,吃饭是人的本能,饿了就吃,吃饱了就不吃,只要生理发育正常的孩子,肚子长在他自己身上,他自己一定最清楚自己想吃什么、该吃多少。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孩子不好好吃饭?主要原因还是父母没有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