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教师语言素养 > 第二课 幼儿教师的举止言谈(第2页)

第二课 幼儿教师的举止言谈(第2页)

在教学和活动中,教师应当避免一些消极的手势与动作。例如幼儿喧闹时,不能用敲东西的方式让孩子安静下来;当孩子犯错时,不能边批评边用手指指点孩子;教师说话时,不能抠鼻子、搔痒痒,或玩弄辫梢、发卡;教师高兴时,不能手舞足蹈,手势动作过多过大,等等。这些消极手势与动作不但有损于教师的形象,而且会严重干扰教学、活动过程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摒弃。

二、幼儿教师的言谈

运用准确、优雅的语言与幼儿进行有效交流,这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仅仅做到语言表达的准确、清晰、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语言的亲和、稚化,这样才既为幼儿示范,又能吸引幼儿,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幼儿教师在人际交往中,也应该按职业的要求讲究言谈礼仪。

(一)教学语言

1。规范

幼儿教师是传递和传播思想、知识的专职人员,是幼儿园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而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形式,是传递知识和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幼儿教师的语言规范要求是:

幼儿教师课堂上讲课和与幼儿交流时,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吐字发音上要准确、清楚,尽量做到不念错字、不念走音、不使用方言;在用词、造句等方面要符合汉语的习惯。幼儿教师规范、流畅的语言,既是讲课表达和与幼儿交流的需要,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示范、熏陶的要求。因此幼儿教师只有加强语言的基本功训练,才能做到顺畅、准确地使用普通话。

幼儿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该做到清楚、明白、精确,同时又能够充分启发幼儿的思维,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讲究语言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讲课中所表达的内容要与客观事物相符,准确运用概念,恰当作出判断;所讲解的事理要以条理性的语言叙述。幼儿的逻辑思维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幼儿教师能在语言使用中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和表述的逻辑性,则有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信息,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不断发展。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他们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幼儿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对身边人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因此幼儿教师就成了孩子们语言习得的模仿对象。如果幼儿教师语言不规范,不能起到良好的语言示范作用,幼儿的语言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幼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

幼儿教师工作中应避免使用一些不文明的粗俗语言,严禁使用带有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指责性、训斥性的语言。在面对幼儿的环境中,任何不良的语言只能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幼儿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纯洁的、优美的。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幼儿,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2。亲和

从幼儿教师与幼儿所处的位置上看,这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居高临下的位置有时会让教师的态度、神情不自觉地出现一种“盛气凌人”的状态,言谈之间也常会带有长者的口吻。虽然这是客观现实带来的不对等,但幼儿教师需要时时提醒自己,在与幼儿交流中需要克服自身的“优势”,以平等的姿态、亲切的神情与幼儿相对,以亲和的话语与幼儿交流。

幼儿教师应该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能多为孩子考虑,照顾他们的感受。言谈之间注意不用责备的话语和语气,即便是在孩子表现得差强人意的时候,否则就会给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其实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幼儿教育,尊重孩子就会赢得孩子的感情。幼儿能在亲和的关系中因教师的尊重和亲和得到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也会在这良好的氛围中得到孩子们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幼儿教育要求幼儿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即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在课堂与幼儿交谈中要采用平等的姿态,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学习活动,热情支持幼儿的探索,而不是以指挥者的身份、以强制性的语言,命令幼儿行动,否则将会阻碍孩子主动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幼儿教师友好的合作姿态和亲和的语言能促进幼儿发挥积极的主动性。

依据幼儿个性不同,幼儿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因人而异。对于比较内向、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幼儿教师应采用亲切的语调、语气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于反应较慢的幼儿,幼儿教师可适当地放慢语速与之交流,让孩子听懂、理解后再进入下一步;对于脾气较急的幼儿,教师言谈的语调要沉稳,语速要适中,缓和幼儿的急躁情绪。

3。稚化

幼儿是一个特殊群体,因其年龄幼小,所以在语言、心理、思想等方面都有其特点。幼儿教师根据这些特点,采用稚化的教学语言,可以贴近幼儿语言水平,产生良好的交流氛围,更好地完成教育孩子的工作。

(1)声音甜美

甜美的声音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如同一缕和煦的春风,使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更加亲切,充满信赖感。在课堂上讲课或与幼儿交谈中,幼儿教师用切合幼儿感觉的温柔的语言,辅以亲切、自然、纯真的表情,较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进入孩子们的心里,与之产生真正的沟通,教学自然会收到良好的结果。但如果幼儿教师采用寡情冷漠的语言给幼儿上课,幼儿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他们同样会以冷淡的态度回报你,教师的教学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甜美的声音要求幼儿教师言谈的语调舒缓有致,语气亲切柔和,能运用轻重、停顿、儿化、变调和适当的语气助词,形成言语的抑扬顿挫。同时还可采用词语叠用、仿声等幼儿喜爱的表达,以求达到娓娓动听的效果。

(2)表达直观

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有趣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去贴近幼儿思维和心理,这比空泛的说教更有效。幼儿教师为使表达直观、形象,可以采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这样能使枯燥乏味的词语、概念变得具体,使平淡的事物变得生动。幼儿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教学内容,能刺激幼儿的“内视觉”,从而激发起他们对新事物的联想和再造想象力。有时在进行故事教学时,幼儿教师利用声音的不同变化,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现故事中的不同人物,用恶狠狠的腔调演绎大灰狼;用阴郁沉闷的怪声表现老巫婆等,就能将幼儿带入故事情境中,这样能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

(3)语句简短

幼儿表达意思的语句是简短的,因为幼儿年龄较小,语言能力不强。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他们对较长语句、较复杂的语言结构理解十分困难。又因为幼儿瞬时记忆不发达,一句话超过8个词,幼儿就会听了后面而忘了前面。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时应避繁求简。一般来说,教师与幼儿交流中要多用实词,少用虚词;多用句法结构简洁的短句,少用冗杂的长句;多用易懂明白的单句,少用表达逻辑关系的复句。幼儿教师运用简短语句还可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从而使语言富有韵律和动态,这有助于幼儿把握并记忆课堂的教学内容。幼儿教师讲课中运用简短语句能贴近幼儿的语言实际,符合幼儿的语言特点和理解水平,才能有效地与幼儿进行沟通,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4)有趣生动

幼儿的天性是活泼的,幼儿教师的行为和语言的趣味性能引发孩子活泼的天性。因此幼儿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有趣、夸张、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要注意声调的变化,发音要有轻重,速度要有快慢,抑扬顿挫,起伏跌宕,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幼儿教师还可根据讲课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等不同,确定相适应的语言变化,适时运用有趣生动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注意容易受到干扰,而且他们很难抑制与课堂无关的思维活动,所以幼儿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如果一个幼儿教师用平淡乏味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孩子们因缺乏生动性而极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幼儿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交往语言

1。与同事交往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幼儿教师需要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交往中讲究言谈的规范与礼仪,就成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幼儿教师应该重视个人的言谈举止,既要抱着坦诚相待、友好相处的愿望,又得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对同事的友爱和尊重。当发现因某事而使人际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时,幼儿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沟通和调解,善于及时化解彼此的误会和隔阂,使人际相处得更融洽,工作得更愉快。

幼儿教师要懂得礼让,以礼待人,也要懂得自谦,虚以处己。谦敬与礼让联系在一起,那么人的“恭敬之心”就产生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遇到不称心如意的事,注意避免过激言论和过激举动,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对别人的过失——说错话,做错事,要理智对待,善于宽容。同时在与人交往中,幼儿教师还应做到克骄防矜。人有成绩,容易产生骄傲而傲视他人,言语中就会表露自得;人有自尊,容易自大,言语中就会不尊他人。只有礼让、自谦,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