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光英、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袁祥辅:《漫谈谭家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第24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岳玉玺、李泉、马亮宽编选:《傅斯年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曾慕韩先生遗著编辑委员会编:《曾慕韩先生遗著》,台北,中国青年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54。
张国刚:《德国的汉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4。
张杰、杨燕丽选编:《解析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
张若英编:《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1934年版,香港中文大学近代史料出版组,1973年影印。
张宪文整理:《林公铎藏札二十九通》,《文献》季刊,1992(3)。
赵白生编:《中国文化名人画名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赵炳麟:《赵柏岩集》,沈云龙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31辑之303,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
赵清、郑诚编:《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郑良树编著:《顾颉刚学术年谱简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郑天挺:《五十自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下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198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县委员会编:《钱穆纪念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的日记》,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5。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43辑之429,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新学术之路》,台北,1998。
周启付:《鲁迅与胡适》,宋庆龄基金会、西北大学主办:《鲁迅研究年刊》1990年号,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
周作人:《苦茶——周作人回想录》,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
朱传誉主编:《陈寅恪传记资料》1—2,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1980。
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9卷日记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朱维铮编:《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朱维铮:《清学史:汉学与反汉学一页》上,《复旦学报》社科版,1993(5)。
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朱维钲:《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诸桥辙次:《支那の文化と现代》,东京,皇国青年教育会,1942。
庄吉发:《清末京师大学堂的沿革》,《大陆》第41卷第2期。
宗志文、朱信泉主编:《民国人物传》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二、报刊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