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晚清国学大师 > 征引书目(第5页)

征引书目(第5页)

王晓秋:《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王熙华:《顾颉刚致王国维的三封信》,《文献》第15辑。

王永兴编:《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吴鲁芹:《记珞珈三杰》,《传记文学》第35卷第4期,1979年10月。

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1—10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999。

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吴其昌:《子馨文在》上、下,沈云龙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81辑之807、808,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

吴汝伦:《桐城吴先生(汝纶)日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37辑之367,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吴泽主编,刘寅生、袁光英编:《王国维全集·书信》,北京,中华书局,1984。

《颉刚日程》,顾潮女士提供的抄件。

《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武内义雄:《南北学术の异同に就きて》,《支那学》第1卷第10号,1921年6月。

《先学を语る:内藤湖南博士》,《东方学》第47辑,1974年1月。

遐庵汇稿年谱编印会:《叶遐庵先生年谱》,遐庵汇稿年谱编印会,1946。

夏晓红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萧公权治学漫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忻平:《治史须重考据,科学人文并重——南加利福尼亚州何炳棣教授访问记》,《史学理论研究》,1997(1)。

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学问の思い出——桥川时雄先生を围んで》,《东方学》第35辑,1968年1月。

《学问の思い出——青木正儿博士を围んで》,《东方学》第31辑,1965年11月。

《学问の思い出——仓石武四郎博士を围んで》,《东方学》第40辑,1970年9月。

《学问の思い出——竹田复博士を围んで》,《东方学》第37辑,1969年3月。

《学问の思い出——今关天彭先生を围んで》,《东方学》第33辑,1967年1月。

《学问の思い出——梅原末治博士を围んで》,《东方学》第38辑,1969年8月。

《学问の思い出——原田淑人博士を围んで》,《东方学》第25辑,1963年3月。

《学问の思い出:江上波夫先生を围んで》,《东方学》第82辑,1991年7月。

[法]雅克·布洛斯(JacqueBrosse)著,李东日译:《从西方发现中国到国际汉学的缘起》,《国际汉学》编委会编:《国际汉学》第1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

严耕望:《治史答问》,台北,商务印书馆,1995。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台北,商务印书馆,1997。

[日]岩松五良:《欧米に於ける支那学の近状》,《史学杂志》第33编第3号,1922年3月。

杨步伟:《杂记赵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杨犁编:《胡适文萃》,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杨联陞:《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清华校友通讯》,1970年4月29日。

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中国目录学名著第1集第6册,台北,世界书局,1965。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传记文学》第44卷第6期,1984年6月。

《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京都大学东洋史研究会,1958。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