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清朝的瘟疫是什么病 > 二今人论著(第4页)

二今人论著(第4页)

116。[美]李中清,王丰。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实际: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史,1700—2000年。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0

117。粱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18。廖育群。岐黄医道。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119。廖育群主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医学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120。林富士。东汉晚期的疾疫与宗教。“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第66本第3分,1995-09

121。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22。刘吾惠编著。上海近代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123。刘锡琎。中国古代的免疫思想和人痘苗的发展。微生物学报,1978(1)

124。刘枝万。台湾民间信仰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

125。刘志伟。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126。陆肇基。从《中华医史杂志》看我国的医史研究。中华医史杂志,1987(1)

127。罗尔纲。霍乱病的传入中国。历史研究,1956(3)

128。罗桂环,苏俭民。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129。罗荣渠。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有关近百年中国大变革的一些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4)

130。[美]罗威廉。驳“静止论”。见:张芝联,成崇德主编。中英通史二百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31。[英]罗伊·波特等编著。剑桥医学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32。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133。罗志田。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历史研究,1999(1)

134。[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35。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6。马湘泳等。太湖地区乡村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37。马学强。论人口流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1368—1911年江南地区分析。史林,1995(1)

138。[美]麦克尼尔。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1998

139。梅莉,晏昌贵。关于明代传染病的初步考察。湖北大学学报,1996(5)

140。梅莉,晏昌贵,龚胜生。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2)

141。孟澍江主编。温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42。南京中医学院编。温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143。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1分,1993-04

144。庞京周。中国疟疾概史。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1)

145。蒲辅周。祖国医学在纪行传染病方面的报告。见:蒲辅周编著,高辉远整理。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

146。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47。任应秋主编。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48。上官悟尘编著。霍乱与痢疾(修订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

149。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50。史常永。试论传染病学家吴又可及其戾气学说。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3)

151。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编。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152。万红娇,黄惠勇,朱文峰。传染病中医病名诊断规范探讨。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4)

153。王鸿泰。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明清城市中的酒楼与茶馆。新史学(台北),第11卷第3期,2000-09

154。王东方,陈国丰。喉痹病名考证。辽宁中医杂志,1997(10)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