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法国大革命的理论 > 第四章 人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第2页)

第四章 人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第2页)

百姓目不识丁,他们不奢望能像资产阶级那样,在社会阶梯上攀爬,也丝毫感受不到与贵族平起平坐的意义,他们本来也不想这样,人民的看法和利益都与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阶层极为不同。

国民公会和王权之间的斗争促使国民公会把人民牵扯进来。人民在其中越陷越深,资产阶级大革命很快演化成为一场人民革命。

一个没有力量的思想,只有依仗情感主义和神秘主义才有所作为,为了打动人民,资产阶级理论思想变成了一种清晰的新信仰,它带有明显的功利因素。

这种转变是迅疾的,当人民听到眼前被视作政府的那些人对它保证说人民翻身做主人后,自视为受害者的人民大众便开始洗劫、纵火、屠杀,并自以为在替天行道。

革命定律的巨大力量在于释放出被传统、法律、环境长久压抑的原始野蛮的本能。

于是,所有的社会约束日渐坍塌。民众体味到了拥有无限权力以及追捕、洗劫前主人的快感。成了至高无上的主宰的民众,还会有什么不敢干的?

“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是信仰的真实体现,也是大革命之初的向往,但很快它就成了掩饰大众真实动机的冠冕堂皇的词,如贪婪、嫉妒以及仇视高高在上者等,这些动机是任何约束都无法抑制的。这也解释了为何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法国就落入无序、暴力和无政府的状态之中。

自大革命从资产阶级蔓延到人民大众阶层之时起,大革命便不再是理性支配本能,而是相反,成了本能竭力去支配理性。

本能对理性的胜利有着合法的借口,但这是一种可怕的返祖现象。社会的一切努力——依靠传统、习俗以及法制对遗传下来的人的动物本能和原始兽性进行抑制——是实现社会延续不可或缺的。对这些本能的抑制是可以实现的——一个民族对其本能的抑制越强,文明程度就越高,但却无法摧毁本能。诸多因素皆可轻易将其激活。因此,放纵民众的**是很危险的。一如滔滔洪水,一旦越过河床,如不进行大肆**,它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里瓦罗尔(Rivarol)[2]在大革命之初便说过:“这不是对群氓进行启蒙的世纪,这场撼动一个民族之根基的大革命是一场不幸。”

三、人民在革命中的关键作用

大众心理学的规律表明,没有领导人,人民是无所作为的,人民是因听信怂恿而信心满满地大规模地投身革命的,但他们绝不会成为所参与的运动的领导者。

在所有的政治革命中,都会有领袖忙碌的身影。他们不创造革命赖以为继的思想,只用这些思想作为行动的指南。思想、领袖、军队和群众构成了一切革命的四要素,且各有各的作用。

群众在领导人的煽动下,成群结队地行动起来。他们就像是一发发本身没有力量但借助火药的力量洞穿钢板的炮弹。群众很少明白自己参与的革命是怎么回事。他们心甘情愿跟随领袖,甚至连自己到底图什么都懒得去想。只是因为查理十世颁布了几项敕令,他们便推翻了查理十世,但对查理十世所颁布的敕令的内容却是一无所知,若问他们后来为什么又要推翻路易-菲利普,他们肯定会一脸茫然。

包括米什莱(Michelet)、奥拉尔(M。Aulard)等诸多学者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认为人民是法国大革命的发起者。

米什莱说:“大革命的主力是人民。”

奥拉尔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是由几个精英人物、几个英雄发起的说法是错误的……我认为,从1789年到1799年这段时期的经历来看,没人能够独自左右事件的进程,无论是路易十六、米拉波(Mirabeau),还是丹东、罗伯斯庇尔,他们都无法做到。法国人民是法国大革命真正的英雄这点还用说吗?只要看看法国人民是组织有序还是群氓便知。”

柯钦(M。A。)在其最近的一本书中,对人民的作用的看法更是偏激。

米什莱说的没错,这是个奇迹。对大革命了解得越多,就越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五年间,无领袖、无法律的人民,似群氓,然其指挥、管理及其一言一行,都带着干练、连贯,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整体。无政府状态也让溃败中的秩序派大开眼界……2500万人,在三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3],形同一人。

如果人民步调一致的行为正如作者所设想那般是自发的话,那无疑是个奇迹。奥拉尔自己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在谈及人民时,也小心翼翼地说到,人们处在群体之中,群体可能受到一些人的领导。

“后来,是谁巩固了国民团结?谁拯救了遭受复辟反攻的以及被内战弄得支离破碎的国家?是丹东?是罗伯斯庇尔?是卡尔诺(ot)[4]?”诚然,这些人都发挥了作用;但是,法国的完整得以维护,法国的独立得以确保,都是仰仗以人民公社和协会组织起来的法国人团体。是市镇的及雅各宾派的组织击退了欧洲反法联盟。不过在每个团体中,若仔细观察,都可找到2~3个能力出众的人,他们无论是领导者或是被领导者,在工作中,都透着一种领导的气质,人们称之为领导人,在我们看来(如细读人民协会的会议记录便知),他们的力量来自于其团体而非其自身。

奥拉尔的错误在于他认为一切团体都由“一场理性和博爱的运动”而生。在这场运动中,我们找不到任何自发的成分。遍布法国的数千个小俱乐部,唯一接受的便是来自巴黎雅各宾总部的号召,并且心甘情愿任其差遣。这就是事实原貌,有人只是出于对雅各宾主义的迷信而不愿承认罢了[5]。

四、人民群体及其构成因素

为了解释某些理论概念,人民已被升华成为一个神秘的群体,它集一切权力及一切德行于一身,政治家们对其赞不绝口、恭维有加。但通过对人民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的研究,我们就会明白,对人民的这种概念还需要三思。

无论是当年还是如今的雅各宾分子,在他们看来,人民群体有一种至上的特性,拥有只有神灵才有的属性,它无须为自己的行为担当,也从不犯错。人们对其只有膜拜。人民可以烧杀抢劫,可以犯滔天罪行,它可以在今天把人捧上天,而明天又将其贬得一文不值,但这都没关系。政治家依旧不停地歌颂它的德行、它的大智慧,并把人民的每一个决定都奉为圭臬[6]。

这个神秘的偶像般的群体,一个世纪以来备受革命者推崇,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这个群体可以被分解为两个迥异的类别。第一类由农民、商贩以及各类工人组成,他们需要安宁和秩序来从事生产。这一类人占了人民的多数,但却是一类绝不想革命的多数。他们只想平静地过日子,因而被历史学家忽视。

第二类人是由一群在犯罪意识支配下的具有颠覆性的社会边缘人组成。他们因酗酒和贫困而堕落,成了小偷、乞丐、一文不名者和没本事的失业工人,他们组成了起义军中一个危险的群体。他们是国家一切动**不安的主要因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