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法国大革命史豆瓣 > 第一章 热月党国民公会的终结1795年签订的各项条约以及共和三年宪法(第1页)

第一章 热月党国民公会的终结1795年签订的各项条约以及共和三年宪法(第1页)

第一章热月党国民公会的终结。1795年签订的各项条约以及共和三年宪法

在共和三年牧月,巴黎无套裤汉运动被镇压下去,反动势力加速扩展。但是,过分的白色恐怖,特别是暴露出流亡分子叛国行径的基布隆登陆,终于使局势转为对革命有利。与此同时,热月党开始享受到革命政府努力的成果。因为,反法联盟解体了。

热月党更加坚持他们的妥协与折中政策。对外,他们回到了传统的外交。他们不断地征战,企图以兼并与征服来取得和平。对内,他们同右派相勾结以完成自己的大业。这样,温和的共和派同君主立宪派一起,通过共和三年的宪法,奠定了显贵政权的基础。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实施,新的立宪尝试就因保王党人的反对以及连绵不断的战争而被破坏了。

Ⅰ。牧月之后白色恐怖和基布隆登陆(1795年5—7月)

共和三年牧月镇压了一切来自民众的反对派,反动势力愈加猖獗,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恢复宗教崇拜便是其第一个后果。牧月11日(1795年5月30日),根据朗热内的提议,教堂还给了信徒。然而,在教堂以外的宗教崇拜仍是被禁止的。按照“兼容并蓄”的原则,每旬一次的崇拜,宪政派天主教以及罗马天主教共同享用各教堂。由此产生了无穷的冲突。全体教士必须宣誓服从共和国的各项法律。宪政派便趁此机会在格雷古瓦的领导下重建他们的教会。以前曾拒绝宣誓的罗马派教士,如同在对待1792年的“小誓言”时一样,也分裂为两大派:“宣誓派”以圣絮尔皮斯修道院前院长埃默里神甫为榜样;“反抗派”则坚持进行秘密宗教活动。宗教的骚乱持续不断。

指券因无套裤汉运动被镇压而遭破坏,因为热月党资产阶级对它完全放任不管。国民公会于共和三年获月3日(1795年6月21日)制订了与继续发行相应的贬值比例,从而最终对纸币的破产加以认可。热月2日(1795年7月20日),国民公会下令土地税的一半必须用谷物缴纳。它最后还同意官员的薪俸可以浮动。国库已经空虚,然而纸币仍以每月将近40亿的速度继续发行。指券的价值在芽月(4月)只相当于其面值的8%,在获月降到5%,而在热月(1795年7月)跌到了3%。

白色恐怖因牧月民众运动的失败受到了决定性的鼓动。

在国民公会里,除了科多尔省的卡诺和普里厄以外,共和二年各委员会的成员以及12名山岳派议员都经签署被捕入狱。吕尔和莫尔因受到威胁而自尽。国民公会于牧月12日(1795年5月31日)取缔了革命法庭,并且撤销了对联邦党人的一切判决。

在外地各省,前恐怖分子都遭到审判。因此,奥朗日委员会的全体成员以及索姆省的勒邦都被枪决了。花月20日(5月9日),国民公会准许现已落入前联邦党人及真正的保王党人手中的行政机构向司法警官揭发恐怖分子。诉讼案件日益增多。共和二年的积极分子到处被人追捕,即使他们不被判刑,也会遭到百般的刁难与折磨,致使他们无法继续生存。大多数城市都有了自己的“金色青年”,在当局的纵容下,他们成了街上的主人。一帮帮刽子手,如耶稣会、耶宇会以及太阳会使东南部陷于一片恐怖之中。在隆-勒-索尼耶和布尔等地犯人被屠杀。在里昂,花月5日与15日(4月24日及5月4日),监狱被强行打开,犯人全被处死。在蒙布里松与圣艾蒂安也发生了大屠杀。马赛的太阳会于花月22日(5月11日)及热月27日(8月14日)两度在埃克斯枪杀囚犯。无套裤汉在雅各宾派的最后堡垒土伦起义,但在牧月4日(5月23日)被镇压下去了。白色恐怖更是变本加厉。太阳会于牧月17日(6月5日)在马赛枪杀了圣让要塞的全体政治犯。在塔拉斯孔,当着当地贵族的面,并且在他们的掌声中,把雅各宾派分子从勒内王的城堡上推到了罗讷河里。在萨隆、尼姆和圣灵桥等地也都发生了大屠杀。一名国民公会议员牧月13日(1795年6月1日)写道:“到处都在绞死人”。

随着白色恐怖的加紧,保王党也开始复苏。那些仍然坚持共和立场的热月派,在看到保王党的崛起使大革命的拥护者都不分青红皂白地遭到威胁后,终于也警觉起来。巴黎的新闻界通常总是倾向保王党的。牧月17日(1795年6月5日)的《导报》这样写道:“到处都表现出最狂热的希望,似乎国民公会只能宣告实行王政了。”

在巴黎,反抗派教士以及归来的流亡分子肆无忌惮地耍弄阴谋,到处散发英国货币。在外地各省,自由树被砍倒,三色标志被踩在脚下。但是,保王党内部也存在分歧。立宪派企图以一直关押在唐普尔的路易十七为旗号上台执政(后者于牧月20日,即1795年6月8日死去)。结果是主张恢复旧制的专制派占了上风。普罗旺斯伯爵德·韦罗纳自命为路易十八,于1795年6月24日发表了宣言。他许诺恢复秩序、议会以及教会的特权,并声称要惩罚判处路易十六死刑的人。在他周围的人主张吊死制宪议会议员,并且枪毙那些攫取国有产业的暴发户。在全法国,持有相同观点的保王党人正在准备叛乱。他们在弗朗什-孔泰、阿尔代什、上卢瓦尔、洛泽尔等地恢复了地盘,同时他们还通过巴黎的“王家代办处”进行收买贿赂活动。1795年5—6月间,莱茵方面军皮什格吕上将被收买起事。自牧月初起,朱安党人重新拿起了武器。在保王党复辟的危险面前,热月党终于团结起来,一致对敌。

基布隆登陆表明(如果还有这个必要的话)保王党与英国的勾结,终于重新燃起共和主义的热情之火。有远见卓识的马莱·迪庞于1795年6月21日指出这种勾结对保王党事业的危害:

“内战只是幻想,借用外力进行战争更不可。在法国,对反法联盟的武器及其政策即使不是人人切齿痛恨,那也没有比这更令人唾弃的了。”

国民公会对西部叛乱分子的让步,牧月后接踵而来的镇压以及政府的软弱却使主张诉诸武力的人得到鼓舞。登陆是在皮伊泽领导下准备的。英国政府提供了金钱、舰队以及流亡军的军服。这些亡命徒在代尔维利和松布勒依的指挥下组成两个师。登陆于获月9日(1795年6月27日)在布列塔尼的南岸基布隆半岛上进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帮朱安党徒在卡杜达尔领导下起来响应,然而广大人民群众却无动于衷。保王党内部的不和使他们的指挥陷于瘫痪,代尔维利与皮依泽也对立起来。从牧月初开始就警觉起来的政府,抓紧时间把部队都集中在奥什的指挥下。他在基布隆半岛击退朱安党徒的进攻后,筑起了坚固的工事。保王分子在获月19日(7月7日)企图突围。结果惨遭失败。获月28日他们再次失利。共和军于热月2—3日夜间(1795年7月20—21日)发起进攻。流亡军被逼到半岛的尽头。皮伊泽逃上英国军舰,松布勒依则宣布投降。根据当时的法律,手持武器,身着英国军装被捕的748名流亡分子作为联盟军的帮凶及叛国分子被全部枪决。

流亡分子在基布隆的这次失败的登陆,在全国进一步激起对英国的仇恨。它巩固了共和国。与此同时,反法联盟却最终陷于瓦解。

Ⅱ。征服的和平(1795年)

热月党毁坏了革命政府建立起来的事业,但他们仍然享受到共和二年国防政策带来的不少好处。此外,正当在不同利益的促使下反法联盟陷于瓦解时,他们也趁机大捞好处。

共和二年获月8日(1794年6月26日),共和国军在弗勒吕斯就已开始取得胜利。热月9日,比利时再次被征服。整个夏天,军事行动处于停滞状态。9月份军队又开始前进。儒尔当统率的桑布尔-默兹方面军于共和三年葡月11日(1794年10月2日)强行穿越拉罗埃尔通道,把克莱费率领的奥地利军队赶到莱茵河彼岸。与此同时,摩泽尔方面军和莱茵方面军也占领了帕拉蒂纳。皮什格吕率领的北方军越过冰冻的默兹河及莱茵河各支流。荷兰被占领,封锁在泰克赛尔的舰队也被轻骑兵攻占。1795年1月,巴达维亚共和国宣告成立。在阿尔卑斯山,共和国军处于守势,在比利牛斯地区,它则于秋天侵入了卡塔卢尼亚。在西部,圣塞瓦斯蒂安从1794年8月起就被蒙赛的部队所占领。

国土得到了解放。而且,征服荷兰使共和国在经济上获得巨大的利益。当反法联盟瓦解时,热月党正处在强有力的地位。

1。热月党的外交与反法联盟

在外交上如同在其他方面一样,热月党是受反动势力钳制的。共和三年的救国委员会已丧失了一切权威,再不能对多疑的议会,甚至反革命的反对势力等闲视之。后者叫嚣要立即取得和平,恢复曾占领过的土地。雾月14日(1794年11月4日),塔利安提议实现使法国回到“前国界”的和平。10天后,巴雷尔揭露那些主张“虚假和平”的人,前山岳派愤怒了。布尔东在雪月8日(1794年12月28日)叫嚷:“有人企图使我们军队取得的成就付诸东流。”雨月11月(1795年1月30日)他又呼叫:“我们将推进到大自然规定的疆界为止。”自然边界已成为各党派政策的筹码以及共和主义的试金石。

其他诸因素也在起作用。军队的态度十分明确。在共和三年的危机中,军队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它的经济作用也十分可观。战争不仅开始以战养战,而且还供给国内。虽然共和二年花月建立的旨在掠夺被占领国家的撤退代办处被热月党政府取缔,但是,在布鲁塞尔以及莱茵河地区的埃克斯-拉-夏佩尔建立的法国行政机构在征调时却强行使用指券。在同巴达维亚共和国的谈判中,法国政府坚持索取战争赔偿,为以后的战争筹措资金。

然而,兼并政策使热月党发生了分裂。对尼斯和萨瓦是从来没有异议的,有分歧的是比利时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卡诺坚持共和二年救国委员会的政策,只满足于对以前的边界作战略性调整。这也是温和派和立宪派保王党人的主张。最后,共和派同意兼并比利时。然而关于莱茵河地区,他们还举棋不定。杜埃人梅兰和蒂翁维尔人梅兰对此极为反感。但是,风月15日(1795年5月5日)选入救国委员会的勒贝尔与西埃耶斯却是狂热的兼并主义者。他们一人主张收复自己的故乡阿尔萨斯;另一人则主张为将来最终摊牌取得抵押品。这离共和二年救国委员会的政策已经滑得很远。热月党已经重新回到传统的外交政策。

由于各种不同利害关系的争斗,反法联盟正在瓦解。因为普鲁士后悔自己在西方的卷入,并且在瓦尔米被打败,便转向东方寻求补偿。1793年1月23日,它伙同俄国再次瓜分波兰。1794年3月,科西乌斯科领导波兰起义,普鲁士军围困华沙城,但是未能把它攻占(1794年9月6日)。11月6日,在苏沃洛夫的大军面前,华沙投降了。而这时,同叶卡特琳娜二世重归于好的奥地利政府却乘机占领了克拉科夫。于是,第3次瓜分又开始着手进行。为了抢先行动,普鲁士决定把军队开往东线,以迫使奥地利和俄国接受它为谈判的一方。普鲁士部队越过了莱茵河。1794年11月,弗雷德里希-威廉二世决定派人前往瑞士同法兰西共和国的代表巴泰勒米谈判。对波兰的第3次瓜分于1795年1月3日达成协议。没有被征求意见的普鲁士只得到微薄的份额。波兰危机导致反法联盟的崩溃。

2。1795年的各项条约

法国自1794年11月起开始和普鲁士进行的谈判,在弗雷德里希-威廉把亲法的戈尔茨伯爵派往巴塞尔以后就更为加紧了。巴泰勒米奉命以补偿的代价争取普鲁士对于法国可能对莱茵河左岸地区的兼并表示认可。1795年2月戈尔茨去世后,他的继承人哈登伯格表现得不如前任友好。他要求北德意志在普鲁士的担保下实行中立。最后,由于普鲁士国王急于把驻扎在韦斯特法利的军队调往波兰,他便在莱茵河问题上作了让步,命令他的部长签约。巴泰勒米同意北德意志实行中立,并自己承担责任,于共和三年芽月15—16日(1795年4月4—5日)夜间签了约。

同普鲁士签订的巴塞尔条约明确规定“法兰西共和国和普鲁士国王之间和平、友好、和睦相处”。法国军队将撤离莱茵河右岸的普鲁士领土,但仍继续占领莱茵河左岸地区直至全面和平实现。按照秘密条款,两大强国保证恪守中立。特别是根据第2条,“假如在德意志帝国和法国实现全面和平之后,莱茵河左岸地区仍归属法国,普鲁士国王陛下将同法兰西共和国就位于莱茵河左岸的各普鲁士公侯国,商谈如何以双方同意的领土补偿实行转让。”

同荷兰签订的海牙条约于共和三年花月26日(1795年5月16日)由勒贝尔和西埃耶斯签署。由于普鲁士已经签约,因此和法国友好的巴达维亚领导人只能在热月派的要求面前屈服。法国得到了荷属弗兰德、马埃斯特里奇和旺洛。这些地方只有在法国兼并比利时之后才能保得住。执政一职被取消。在两个共和国之间缔结了攻守同盟,直到战争结束。巴达维亚共和国同意负担一支2。5万人的占领军,并保证用“荷兰货币现款,即现钞或对外汇票”(第20条)支付1亿盾的赔偿。

同西班牙签订的巴塞尔条约于共和三年热月4日(1795年7月22日),由巴泰勒米和西班牙特使依里亚特共同签署。蒙赛以占领毕尔巴鄂和维多利亚,以及直达埃布罗河的米朗达的辉煌战绩,加速了谈判的进程。结果法国撤离占领地区,但得到了安的列斯群岛上圣多明各的西班牙部分。一年之后,即共和四年果月2日(1796年8月18日)在圣依尔德丰斯签订的攻守同盟条约,进一步完善了第一项条约。

同奥地利的谈判没有结果。在获悉巴塞尔和约的消息后,奥地利的态度变得强硬了。它加强了同英国和俄国的结盟,并且还从英国得到一笔维持20万军队的援款(1795年5月20日)。从热月起兼并主义者占优势的救国委员会,主张保留比利时,把巴伐利亚让给奥地利作为补偿。但是,奥地利拒绝承认以莱茵河作为法国东部的边界线。共和四年葡月9日(1795年10月1日)比利时被兼并。这时,决裂已成定局,在可悲的条件下战争重新爆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