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 > 第三节 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第5页)

第三节 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第5页)

第一阶段:

第一步,首先,帮助幼儿了解学习用品的种类、名称及使用功能,学会正确使用。其次,鼓励幼儿坚持每天像小学生那样,独立背书包上幼儿园。最后,学会管理好自己学习用品的方法,让幼儿记录自己现有的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

1。提供记录纸、记号笔。

2。图示提示幼儿到自己放学习用品的橱柜、书包内去归类学习用品,并用图示记录下来。

教师观察:

幼儿在活动中很仔细地把自己的抽屉、柜内和书包内的东西一样样全部认真检查,并把认为是学习用品的物件一一记录下来。

教师分析:

幼儿基本上能把学习用品分辨出来,对学习用品的功用还需进一步了解。

第二步,组织幼儿交流学习用品及其功用。

教师准备: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伙伴组成探索小组,划分小组活动区,选出组长。

2。提供记录纸、记号笔。

3。要求每个组员在组长协调下,说说自己了解的学习用品名称及功用;组长图示归纳、记录学习用品种类(不重复)。

教师观察:

幼儿在讨论中能表达与自己经验相关的学习用品的功用。

第三步,个人制订计划书。

教师准备:提供计划制订纸、记号笔、小组活动区。

教师观察:

幼儿在制订计划时,罗列了书包、铅笔盒、铅笔、记号笔、橡皮、尺、本子、蜡笔、油画棒、写生本等学习物品。

教师分析:

幼儿之间的交流,个人经验得到互补,所以小组共识的学习用品基本上都体现在计划书中。

第四步,按计划书罗列的学习用品,每天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

教师要求:

1。请幼儿把计划书带回家,照计划书准备学习用品。

2。告诉幼儿第二天小组成员要相互检查。

效果:除5位幼儿回家忘记把计划书拿出来让家长知道,其他幼儿都能按计划清单完成任务。以后,老师就把检查任务交给了值日生。

在幼儿互相提醒中,强化了幼儿按计划完成任务的意识,幼儿每天能按计划书准备自己的学习用品。

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的幼儿常常拿出来的铅笔没法写,原因是在前一天笔头已经用粗了,到了使用时,大声嚷嚷写不起。

教师分析:

1。幼儿回家后,没有每天检查物品使用情况的习惯。

2。有的家长怕麻烦,不让幼儿每天把书包带回家,更谈不上了解学习用品使用情况了。

3。原有计划书上,幼儿没有写出卷笔刀。

根据上述实施情况,我们延伸了第二阶段活动设计。

第二阶段:

第一步,修改计划。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