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教育学基础第2版电子书 > 第五节 幼儿美育(第2页)

第五节 幼儿美育(第2页)

除艺术活动之外,在生活中,幼儿也常常表现出对事物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和理解,成人不要随意贬低或纠正,而应鼓励和接纳。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幼儿的想象和创造会让成人学到许多东西。

想想、议议、做做

一、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

1。全面发展教育就是指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智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实施体育就是以体育活动为中心,锻炼幼儿身体。

4。幼儿美育不仅仅指艺术教育。

5。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不是幼儿德育的重点。

二、讨论。

1。“在全区的幼儿体操、武术等比赛上能得奖,说明幼儿园的体育搞得很好。”对此你怎么看?

2。常见的“幼儿智力开发热”与智育是不是一回事?

3。“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幼儿社会化的过程”,请将这一观点与幼儿园德育的实况联系起来,谈谈你的看法。

4。“要加强美育,就得让幼儿上美术班、舞蹈班、钢琴班等。”对此你怎么看?

三、见习幼儿园的半日活动,运用有关理论,分析全面发展教育在半日活动中的实施情况。

资料链接

小资料1

关于儿童早期的道德知识传授

早期的儿童由于整体认识水平还很低,他们对道德概念和规则了解不多,操作能力也很低。为了使儿童正常地生活和健康成长,成人不可避免地要把一些必要的简单的规则传授给儿童。例如,虽然儿童还不能弄明白为什么要制定有关饮食、作息、清洁等方面的一整套规则,但是成人仍要把这些规则传授给儿童,并引导他们养成遵守这些规则的习惯。在进行道德传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传授的规则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择和检查

儿童还不能够判断规则的合理与否,他们往往出于对成人的敬畏,把成人所传授的一切规则全盘接受。即使偶尔有反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不能确定成人是否错了,他们也只是自我怀疑、内疚或自责。因此,成人把烦琐的规则强加给儿童是错误的;不考虑规则的道德价值,随心所欲地把规则传授给儿童是错误的;把相互矛盾的规则传授给儿童是错误的。

(二)道德传授要建立在教育者与儿童之间良好的感情关系上

仅对规则惧怕并不足以迫使儿童接受,至多只是一种外在的服从,而不能引起内部的接受。一个命令只有来自一个受尊敬的人,才能被一个同时具有爱和畏惧情感的对象接受。儿童对教育者的畏惧也许是天然的,而要唤起儿童对教育者的爱,教育者则必须爱护、尊重儿童,与儿童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关系。

(三)道德传授旨在使儿童掌握处理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为了使儿童盲目服从

道德培养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服从。除了服从真理以及为了真理而服从是一种美德之外,其他的一切服从都是丑恶的。

(四)道德传授时勿忘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

儿童早期虽然还不能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但他们对这些外部规则不全是消极的,他们会对规则分类,会发现此规则与彼规则的矛盾,从而与成人对抗,不愿执行规则。儿童早期对外部规则的内部操作活动是今后形成自律道德的必要准备。因此,成人除了适当传授之外,应当肯定儿童的正确判断,鼓励和帮助儿童对规则进行认识,发展他们的规则认知能力。

(五)强调发挥儿童的道德主体性

儿童早期尚处于他律道德阶段,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成人的命令或判断。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发展儿童的他律道德,即多让儿童掌握一些有利于身心成长的规则。到幼儿后期,儿童开始出现自律道德的萌芽,道德教育的主题也就转变为如何发展儿童的自律道德了。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儿童与同伴互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必然的观点相互比较,才能互相尊重、相互协作,发展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

小资料2

孩子成才了吗?

越来越多的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能力了,这的确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当你了解到其中往往掺杂着些极端错误的动机时,全使你惊愕不已。

一天,一个学生的母亲来访,这学生是个勤奋练习,音乐技巧、感觉(判断力)都发展得很不错的孩子。

“老师,我家的孩子能成才吗?”

一开口那母亲就这样问。我一边笑着回答说:

“不,成不了才。”

没料到会听到这样的回答,做母亲的愣住了。经过详细的解释后,才开始明白了。

所谓“能成才吗?”这意味着如果成不了才就算白费劲了。这种想法是当今很多家长的通病。如果能成才就让他试试看,这种有所企图的教育态度,与正确地培养孩子能力二者之间是格格不入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