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杨彬职业生涯规划 > 项目二 职业生涯规划02(第4页)

项目二 职业生涯规划02(第4页)

6。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影响

一个人生活中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如遭遇到与个人或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危机、政治风暴、地震、车祸、亲人死亡、婚姻破裂、突染不治之症等,都会对人的性格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使性格发生重大改变。

有的人遭遇生活的打击后奋起拼搏,由此形成了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性格。而有的人遭遇生活的打击后,则颓废、消沉,从而形成了消极畏缩的性格。例如《水浒传》中的林冲,本来是封建社会一个奉公守法、唯命是从的武将,由于受到官府的迫害,弄得家破人亡,就以一反驯服的常态而奋起反抗。现实生活中因种种打击而使人性格改变,甚至导致心理变态的事例不胜枚举。

(五)大学生性格的培养与矫正

要使大学生的性格健康发展,就要培养良好的性格和矫正不良的性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要培养良好的性格非一日之功,而矫正不良的性格更非易事。但是,困难并非不能克服,只要人们下定决心,持之以恒,性格还是可以改变的。

1。充分认识性格修养的重要性

良好的性格对大学生的学习、交往和未来事业的成就关系重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能够影响人一生的命运。古今中外无数杰出的人物既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造就的,也是由本身的性格造就的。

华罗庚通过自学成为国际上著名的数学家,同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性格分不开;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为中国大片油田的发现做出了辉煌的贡献,同他热爱祖国、务实创新的性格分不开;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性格,使他成为我国现代史上最有民族气节的作家。

楚汉相争,项羽拥兵40万,刘邦只有10万兵力,但结局是项羽自刎于乌江。战败固然有多种原因,但也与项羽骄横自负的性格有关。

京剧《空城计》就描绘了一场性格上的决战: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不敢贸然攻城,才敢于布下没有兵将设防的“空城”;而司马懿深知诸葛亮一生谨慎,决不会冒险用兵,才退兵而去,失去了战机。正是一方的性格谨慎、机智勇敢,一方的多疑犹豫,决定了这场战局的胜负。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毕业之后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有的大学生却屡遭失败和挫折,究其原因,各人的性格特征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坚持奋斗、能团结人是导致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格因素,胸无大志、贪图小利、害怕困难、不能容人,则不论干什么都难以成功。

2。确立性格修养的动机和信心

认识到性格修养的重要性,并不等于确立了性格修养的动机,只有当个人认识到性格修养的重要性,又获得了良好性格所带来的成功体验,品尝到不良性格带来的苦头,才会产生认真培养性格的意向。

有一个学生学习很认真,但学习成绩却平平,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相比,有自卑情绪。老师发现后,肯定了他在学习上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成绩不太好的原因是没有把书本上和老师讲的内容通过思考加以消化,只是死记书本上的现成结论,没有独立思考,这种缺乏独立思考的特点也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经过老师的帮助,这个同学后来学习果然进步了,不但成绩提高了,自卑情绪也消失了,因为他已经从实践中提高了对自我的信心。

另一个学生,性情很急躁,很容易冲动,稍不如意就发火,事后又很后悔。他自己认为这是生来的脾气,难以改变。后来,老师告诉他人的脾气是可以改变的,并教他自我控制的方法;每当刚刚生气的时候就赶快走开,并用手按压虎口。经过几次试验,他认为很有效。实际上,这是他提高了对自我发怒进行控制的信心,从而也就确立了改变不良性格的动机。

大学生在确立“理想的我”的目标时,其中包括了一些良好的性格榜样在内,特别是同时代一些杰出大学生和青年的性格,往往成为直接效法的楷模。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60年代的雷锋,80年代的张华,都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他们学习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在战争年代中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为革命奉献的精神和性格,学习雷锋心里装着人民、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格,学习张华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这些青年英雄人物的性格感染了一代大学生,也塑造了一代大学生的性格。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条战线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青年英雄,像高建成、李建群、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这样一些坚持正义、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努力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优秀性格,有助于铸造新一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

4。在实践中有意识地磨炼

人的性格是在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也只能在实践中求得矫正和完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过困难与挫折的磨炼,不可能形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强性格。

磨炼性格,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知道有哪些好的性格,有哪些不好的性格,然后才能有意识地发扬优点,克制弱点。其次,在每次实践活动之前,要提醒自己克服性格上的弱点。比如,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在做每件事之前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好,要周密地制订行动计划,事后要仔细地总结和检查。久而久之,就能逐渐矫正粗心大意的性格。

不论是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还是矫正不良的性格特征,都需要人们具有远大的志向,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远大的目标才能鼓舞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顽强的意志进行良好的性格的培养,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得失的人不可能培养出健康而积极的性格。

(六)性格与事业成功

一个人成功与否,涉及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从主观因素来说,不仅同其智慧、知识和能力有关,同其性格也有必然的联系。有些人知识渊博、智慧过人、能力超群,却由于有着严重的性格缺陷,最终不仅没有获得预想的成功,反而惨遭失败。与此对照,有些人并没有过人的才能,只因其具备有助于成功的性格,所以获得了成功。可见,成功与否,性格起着重要作用。性格影响人的意志。具有意志型性格的人,自制能力强,果断刚毅。一旦确定了目标,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直到成功为止。若为情绪型的人,优柔寡断,意气用事,即便有出众的才华,也可能半途而废。性格影响人对待困难的态度。同样的事物面前,不同情绪型性格的人则有不同的反应。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的是困难,裹足不前,遇到挫折,一蹶不振;而乐观者在困难中看到的是机遇,遇到困难,积极进取,勇往直前,决不退缩。性格影响人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因性格不同而不同。具有固执性格的人,认准了就不会朝三暮四,轻易放弃,对完成工作有好处。但有时固执己见,知错不改,反而于工作不利。

人的性格形成与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家庭、社会、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因素。一个人从小开始,经受什么样的风雨洗礼,经受什么的磨难历练,经受什么样的环境熏陶,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和品格。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在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呢?

1。生理因素与性格

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是生就的,甚至是不可改变的。其实,虽然人的性格与人的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关系更大。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人一面有着先天的品质,另一面也有着为生活情况所养成的品质。”“这就是说,如果说到那些先天的品质时,这就是指神经系统类型而言,如果说到性格的话,那就是指那些先天的倾向、意向与那些生活期间受生活印象的影响所养成的东西之间的混合物了。”有一位思想家说过:“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与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方面的产物。”这种见解与巴甫洛夫关于性格是先天的神经类型与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之间的“合金”的思想相一致。

2。环境因素与性格

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人的体态、成熟程度和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条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这些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因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差异而对性格形成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致使人们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同样处于逆境,为什么消极者消沉、悲观、退缩,而积极者坚强、奋发、进取,就在于两者内在心理活动的不同。由此看来,外部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个体对自己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认识,而这正是个体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的问题。因此,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的深度整合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

3。自然因素与性格

南北方因为气候地形、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北方人往往粗犷、豪迈、外向,南方人往往细腻、含蓄、内向,高山地带的人意志坚毅,海岸地带的人心胸开阔,平原地带的人多克制。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带有普遍性。人们在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中也会感觉受到这种影响。但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不论是高原、平原、海岸、北方、南方都有意志坚毅、善于克制、含蓄内向、粗犷豪爽的人。否定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是不对的,而自然决定论也是不可取的。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与个别。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也是这样,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有一般也有个别。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具体的文化特征,比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在人的性格上打上不同的烙印。比如,中国人含蓄、内敛的偏多,沉静,三思而后行,善于节制;西方人直率、外显的偏多,好动,情绪波动强烈,容易冲动。这种情况与中国历来倡导的礼仪、节制、忍让、和谐,与西方主张竞争、冒险、强调个人愿望的满足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国家也有各自民族的性格特征。比如,俄罗斯人的坚忍与淡淡的忧郁情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聪明、保守,法国人的浪漫、**澎湃,美国人的求实、幽默,德国人的严谨、深沉,等等。每个民族的性格都与其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5。家庭因素与性格

影响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父母的观念、思想、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即对子女的哪些行为给予鼓励,哪些行为予以批评,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集中地表现为父母的养育态度、方式。不同的养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不同性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对子女采取严厉型态度,子女容易形成执拗、冷淡、粗暴、依赖、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采取放任型的教育态度,子女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消极、与世无争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征;采取溺爱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任性、幼稚、以自我为中心、撒娇放肆、缺乏独立性、胆小怕事、对人没有礼貌等消极的性格特征;采取民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独立、直率、积极、协作、社会适应性强等积极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父母的态度如何对子女性格形成至关重要。

6。教育因素与性格

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对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对人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一般社会环境,不是偶然的、零碎的,而是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包括学校领导、老师提出的要求、方向,加上必要的奖惩措施,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学校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有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等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品德包含在性格之中,是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性格的其他部分紧密相连。品德不可能离开其他性格成分而单独发挥作用,因而学校也不可能离开良好性格的培养而孤立地培养品德。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