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园集体教学质量项目水平的具体分析
(一)目标与内容
“目标与内容”项目由四个子项目组成,分别为适宜性、整合性、明晰性、基于幼儿兴趣与经验。由表11-4可知,全国集体教学质量中目标与内容的得分为4。83分,尚未达到“合格”水平(5分)。由表11-5可知,“目标与内容”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最低要求水平与合格水平,不适宜水平占10%,而优秀水平只占5%。
表11-4“目标与内容”项目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表11-5“目标与内容”项目得分分布情况
1。适宜性
集体教学的活动设计与实施中,最主要的是活动的目标制定和内容的选择上是否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的课程设定了相应的目标。而且指出在实施中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此,在目标的设定与内容的选择上同样应适合幼儿不同年龄特点与不同领域的课程特点,而且应顾及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
由表11-4可知,该子项目得分为4。76分,未达到“合格”水平。由表11-5可知,样本班级得分主要集中在合格与良好水平,优秀水平的比例只有2%,不适宜水平的比例高于整个项目的分布比例,高达19%。
2。整合性
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决定了幼儿教育活动的综合性或整合性,所以,目标定位过于单一的集体教学(如单纯进行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或某种技能的机械训练)或内容上单纯的分科教学被认为是不适宜的。这里的“整合性”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在教学目标的整合上,主要考察该集体教育活动在目标上是否体现出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关注。一般来说,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包括动作技能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包括知识的增长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社会性个性的发展。第二,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主要考察教学内容是单纯的分科教学,还是涉及多个课程或学科领域。根据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课程包括五个大的领域:健康(体育和健康常识)、语言、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艺术(音乐和美术)、社会。第三,主要考察内容与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即教育教学内容是否适合目标并紧密围绕目标或核心任务展开。
由表11-4可知,该子项目得分为4。40分,处于“最低要求”水平,低于整个项目的得分均值,但从标准差来看,“整合性”的标准差较大(SD=2。11),这说明,样本班级在该子项目上得分差异较大。由表11-5可知,样本班级得分主要集中在合格水平(45%),不适宜水平的比例为21%,远高于整个项目的比例;良好水平的比例低于整个项目的比例,只有9%,但优秀水平的比例与整个项目的比例基本相同,为6%。
3。明晰性
明晰性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学习目标或探究任务的解释的明晰性,以及幼儿对其理解的程度。由表11-4可知,该子项目得分为4。98分,接近“合格”水平,高于整个项目的得分均值,但从标准差来看,“明晰性”的标准差较大(SD=2。28),说明样本班级在该子项目上得分差异较大,也说明了教师在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解释说明上差异较大。由表11-5可知,样本班级得分主要集中在合格与良好水平上,不适宜水平的比例高于整个项目的比例,占18%,最低要求水平的比例低于整个项目的比例,但优秀水平的比例仅有8%。
4。基于幼儿兴趣与经验
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设定与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幼儿的兴趣与经验,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出发,基于幼儿的现有水平,为幼儿提供一个“支架”,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由表11-4可知,该子项目得分为5。20分,达到“合格”水平,高于整个项目得分的均值,说明我国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中目标制定与内容的选择上总体上是基于幼儿的兴趣与经验的。由表11-5可知,样本班级得分绝大部分集中在合格与良好水平,所占比例达到70%,在不适宜水平、最低要求水平和优秀水平上,样本班级比例低于整个项目的比例。
(二)情感支持
情感支持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营造的教学氛围以及对幼儿反应的敏感性。“情感支持”项目包含两个子项目,分别是情绪情感氛围和敏感性。由表11-6可知,“情感支持”项目得分为5。53分,达到合格水平(5分)。由表11-7可知,样本班级在“情感支持”的质量得分主要集中在合格(43%)和良好水平(23%),在不适宜水平上的比例有3%,在优秀水平上的比例有12%。
表11-6“情感支持”得分描述性统计
表11-7“情感支持”得分分布情况
1。情绪情感氛围
由表11-6可知,该子项目得分为5。79分,略高于项目平均得分,已达到“合格”水平。由表11-7可知,“情绪情感氛围”的质量水平主要集中在合格(42%)和良好水平(29%),优秀水平的比例(11%)与整个项目的比例(12%)基本相同,但是在不适宜水平上的比例(6%)略高于项目的比例(3%)。
2。敏感性
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幼儿的反应,对幼儿的反应保持一定的敏感性。由表11-6可知,该子项目得分为5。27分,略低于项目平均得分,处于“合格”水平。由表11-7可知,“敏感性”的质量水平同样主要集中在合格(47%)和良好水平(25%),且所占比例均略高于整个项目在此水平上的比例。最低水平和优秀水平的比例均低于整个项目的比例,但不适宜水平的比例(7%)高于项目的比例。
(三)教学设计与准备
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实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教学设计与教学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教具、教学设备和幼儿操作材料的准备)。“教学设计与准备”项目包含三个子项目,分别是教学设计、教学准备以及教学设备与材料的运用。由表11-8可知,“教学设计与准备”的项目平均得分为4。99分,接近于“合格”水平(5分)。由表11-9可知,样本班级在“教学设计与准备”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合格水平(45%),最低要求水平和良好水平的比例基本相同(分别是19%和18%),优秀水平的比例只有6%,而不适宜水平的比例有12%。
表11-8“教学设计与准备”得分描述性统计
表11-9“教学设计与准备”得分分布情况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是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计划,并且教学设计合理适宜。由表11-8可知,该子项目得分为4。97分,略低于项目平均得分,接近于“合格”水平。由表11-9可知,“教学设计”的质量水平主要集中在合格水平(51%),最低要求水平和良好水平的比例分别为10%和21%,但是不适宜水平的比例有14%,略高于项目的比例(12%),而优秀水平的比例只有4%,略低于项目的比例(6%)。
2。教学准备
在集体教学活动进行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才能使活动顺利开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这些准备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学活动设计,即备课,具体又包括确定教学活动主题、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整个教学活动的程序和环节等,尤其是要做好学科性的知识、技能准备,保证教授知识、技能上的科学性。(2)了解幼儿的经验和技能基础,帮助幼儿做好集体教学活动前的经验和心理准备,同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活动过程的设计、修正教具和操作材料。这是教学准备中的关键一环,但往往容易被忽视。(3)教具、教学设备和幼儿操作材料的准备,包括对教学现场环境的准备、氛围的营造。这对教学过程是否顺利以及教学效果好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表11-8可知,“教学准备”子项目得分为4。86分,略低于项目平均得分,处于“最低要求”水平(3分),接近“合格”水平(5分),但标准差较大(SD=2。00),说明样本班级在该子项目得分上差异较大,也说明教师在教学准备上的差异较大。而且样本量只有380份,这都可能对子项目得分产生影响。由表11-9可知,“教学准备”的质量水平主要集中在合格水平(43%),良好水平的比例高于项目的比例,最低要求的比例低于项目的比例,但是不适宜水平的比例高达17%,而优秀水平的比例只有2%。
3。教学设备与材料的运用
基于幼儿思维和学习的特征(如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中,一般应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一些辅助性资源或操作材料,有时也需要运用一些教学辅助设备(如音像设备、电脑、网络、投影等),但这并非绝对的原则。在某些领域(如语言、社会等)、特定主题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辅助设备与幼儿操作材料可能是非必需的。由表11-8可知,该子项目得分为5。30分,达到了“合格”水平,高于项目得分均值。但是标准差很高(SD=2。30),说明样本班级在该子项目得分上差异较大,而且样本量只有243份,几乎只是总样本量(428)的一半,这都会使该子项目得分偏高。由表11-9可知,“教学设备与材料的运用”的质量水平主要集中在合格水平(39%),良好水平和优秀水平的比例均高于项目的比例,但是同时不适宜水平的比例(17%)也高于项目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