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 四协调与周边资源及环境的关系发掘蕴藏其中的教育资源(第1页)

四协调与周边资源及环境的关系发掘蕴藏其中的教育资源(第1页)

四、协调与周边资源及环境的关系,发掘蕴藏其中的教育资源

我们的教育是植根于孩子生活之中的。在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看来,世间万物等,一切都那么神奇有趣,“天为什么是蓝的;树为什么会茂盛,又为什么会枯?”孩子眼里的世界有无限奥秘。所以,他们是好奇、好动、好玩、好问的,对他们来说,生活和学习没有截然的分界岭,周围所有的环境都是新鲜的,吸引着他们去探索,而他们正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孩子身处的环境给孩子丰富的学习材料。因此,让我们发掘孩子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教育!

比照四环游戏小组的经验,我们先来整体地看看如何挖掘非正规教育所处的环境。游戏小组位于一个综合市场管理办公室小院中,家长基本为市场上和周边的摊商,平时忙于生计,进货、看摊,周围幼儿园较少,或为公立园,或收费较高,所以未成立四环游戏小组之时,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们大多散落在市场上,大人疏于照顾;四环市场毗邻后海,周围还有新街口少儿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园等机构设施,自然和人文环境较好。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一起结合四环游戏小组的经验,分析一下我们非正规学前教育环境中蕴涵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1。来自社区的教育资源

“社区”这个概念是个舶来品,我们这本书里的“社区”更多地指的就是我们生活的周边大环境,这个大环境中有居民住房、有花草树木、有居委会、村里的大队部、隔壁的超市、代销点、小学、图书馆、乡村图书室、医务室等,我们要寻找的就是在这个环境中,与我们非正规教育息息相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帮助我们的教育资源。

我们为什么要利用来自生活大环境下的资源?我们在教室里不就可以学习了吗?

这个问题想必大家在看的时候都已经在心里发问了。我们看到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多是关起门来办教育,哪有谁在讲什么利用社区资源的?

这就仍要从什么是非正规教育说起了。还是本书开头对非正规教育的解释:非正规,顾名思义,就是跟正规的幼儿园不一样,我们不会固定几个班,有多大的规模,有多大场地,很多非正规教育甚至连固定的场地都没有。比如,草原上的流动大篷车、山区里由老师背着黑板到处上课的移动学校,又或者是几个志同道合的妈妈自己组织起来形成的互助育儿的小型家托等。这也就是意味着,非正规教育是应需而生,它本身就是依托于社区资源而存在的,发掘社区中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我们的教育,对非正规教育来说大有裨益。同时,非正规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资源的不足,从所在的社区中发掘资源为我所用,不仅弥补了我们的不足,而且能够动员起社会力量来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一举两得。

另外,孩子是生活在自己所处的一个社区或村落环境中的,他受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也影响着这个环境。通过对社区村落中资源的利用,帮助孩子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对孩子的发展也很有好处。

那么,社区中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找找咱们周边有以下哪些公共设施——(如果有,可以在后面打个钩)

空地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等)

广场公园各种公共体育器械市场麦场大队部

或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补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列举出来的是一些场地资源。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在空地上、广场上、公园里、麦场上做游戏,认识大自然,举行各种运动活动、亲子活动等。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弥补我们本身图书的不足。但是,充分利用周边的场地资源只是利用社区资源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环境中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比如,场地中的花草树木等可直接作为一年四季自然现象的生活教材;比如,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车辆,每一个可能都是我们可以展示给孩子们的生活教材。

事实上,我们出去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起上述蕴涵着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四环游戏小组开展的图书馆阅读活动为例来具体说明这个问题。

每周四下午,四环游戏小组都会组织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去附近一个少儿图书馆进行阅读活动。路上,志愿者跟孩子们一起说着儿歌,观察沿路的树木、花草,渗透自然、四季的教育。过马路就是安全教育和认识社会现象的时间,孩子们会一起说:“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到了图书馆门口,跟孩子讲讲进了公共图书馆应该怎么做,比如要跟管理员阿姨问好,要安静地看书,看完的书要放回原位等。在过程中渗透了做人教育,培养了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公共意识。

具体的活动设计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介绍如下。

[案例1]空竹的引入

2007年4月17日四环游戏小组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一起到北海春游,大家不仅被北海春天的美丽景色所吸引,更是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气息。自北海西门沿途而进,孩子和家长们时而驻足观看北海公园里练习长绸的人,最使孩子们感兴趣的是公园里的爷爷奶奶抖空竹,这种转起来“嗡嗡”叫的东西让孩子们很兴奋,再加上爷爷奶奶高超的抖空竹技巧,空竹抖得前后翻飞,好多种花样,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一旁带队的志愿者老师用喇叭向孩子和家长介绍:“这个叫抖空竹,空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风葫芦,抖空竹是老北京的一项绝活。”第二天,在春游回忆的谈话活动中好多孩子都提到了空竹。怎么样将空竹引入游戏小组的活动中?谁来教?孩子们能玩吗?

[案例2]后海秋游小记

四环游戏小组毗邻北京著名的景点后海,有水、有树、有花、还有许多古迹,风景十分优美,成为孩子们“大自然的课堂”。秋天来了,我们带孩子们去后海捡拾落叶,找秋天。在扩大孩子们的感知经验的同时,课程也更生活化、更自然、更生动。沿着后海一路畅游,孩子们捡了各种各样的树叶,走到小广场上休息时,社区的老奶奶看见孩子们捡了许许多多的树叶,便教孩子们用树叶制作小玩意儿,小树叶在老奶奶的巧手下变成“小兔子”“蝴蝶”“饺子”,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拿起自己捡的树叶向老奶奶学习,志愿者老师也惊讶于这种树叶创作,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起来。

后来,我们翻阅书籍得知,这是一种以天然花草植物作为游戏道具而开展的游戏活动,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拔根儿”“柳笛”“狗尾巴草穿编”等,可以说,花草是最古老、最悠久又流传最广的游戏材料资源,它们别致新巧、多姿多彩会引发人们强烈的玩耍兴趣。通过玩花草游戏,孩子们可以亲近自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2。来自家庭中的教育资源

对于非正规教育来说,家庭就是我们的合作者、参与者,家长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甚至就是我们其中的一员。家庭教育本身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教育,而我们也需要指导家庭教育,与家庭通力合作,让孩子们发展得更好。

孩子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家庭之中的,发掘家庭中的教育资源,一方面它是孩子所熟悉的,容易为孩子所接受的;另一方面,由于从家庭中生发出的活动,贴近孩子和家长的现实,更容易被他们所理解掌握。

在此着重说明一下,家庭中有哪些我们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来自生活中的孩子,其教育自然也源于生活。那么首先,孩子的饮食起居、日常保健、身体成长,都可以是教育资源。而且,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从一个点可以生发出许多许多的线,交织起来,构成了我们的教育网络。

注意:

①最近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老是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

②市场里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结果,几个孩子就结伴跑到很远的地方玩了很久,让父母到处找,担心得不得了。

③爸爸妈妈要忙生意的时候,就把孩子一个人锁在家里,孩子没事情做,就到处乱翻,要么就坐在电视机前过一天。上面几个小例子,其实都是来自孩子家庭生活中的教育素材,在教育活动中让孩子认识到不挑食的好处,认识到爸爸妈妈的辛苦等。

另外,家庭中还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呢?

①废旧材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