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书电子版 > 第三课 幼儿园诗歌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第1页)

第三课 幼儿园诗歌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第1页)

第三课幼儿园诗歌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一、幼儿园诗歌的选材要点

(一)一般要点

1。题材广泛

教师选择作品时应注意题材的多样化,可以选择以下题材:

叙事诗:生动有趣,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诗歌。如《小熊过桥》《下巴上的洞洞》。

抒情诗:描绘美丽的大自然或者人们美好心灵和情感世界的诗歌。如《春雨》《我去台湾岛》。

古诗:浅显易懂,能让幼儿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诗,如《咏鹅》《悯农》。

2。构思巧妙,富有想象力,充满童趣

幼儿喜欢的诗歌作品,不仅要朗朗上口,具有语言美和艺术美,更要想象奇妙,生动有趣,能从幼儿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充满童真童趣。如诗歌《梳子》从母女梳头谈起,用比拟的手法,将风比做树的梳子,船比做海的梳子,向幼儿展示了一幅生动优美的画面,想象奇特美好,又温情脉脉,这样温馨、和谐、美好的画面很能感染孩子的心灵。

3。符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

因为诗歌本身一般具有含蓄美,语言本身也比较凝练,语义跨度大,所以,教师选择的诗歌在主题、情节、内容等方面应符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的诗歌,如《排排坐》《分苹果》等。

(二)各年龄班选材的要点

小班:以儿歌为主,篇幅短小。

中班:以儿歌和儿童诗为主,篇幅稍长。

大班:题材广泛(儿歌、儿童诗、浅显易懂的古诗等),篇幅较长。

二、幼儿园诗歌活动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幼儿诗歌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第一步,分析诗歌,包括主题、情感、重音、韵律等,并划分音部和重音。第二步,背诵诗歌,并做到熟练地朗诵。做好这两个工作就可以开始设计幼儿诗歌教学活动。

(一)导入

导入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幼儿学习诗歌的的兴趣,为幼儿接下来学习、理解作品做铺垫。从导入方式来说,诗歌教学常用的导入方式和故事教学大同小异,常用的有:

图片导入,如《下雪天,像过节》。

谜语导入,如《春雨》。

提问导入,如《薯片脆脆》。

音乐导入,如《打电话》《摇篮》。

(二)教师示范朗诵

教师的示范朗诵普通话一定要标准,发音清楚。要有情感、有节奏、有起伏地朗诵,通过语调的变化、表情和动作来渲染气氛,这样才能深深打动幼儿。

(三)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1。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挂图等图片资料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诗歌的主题是通过其语言所描绘的意境来展示的,教师可以把诗歌制作成教学挂图,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如《下雪天,像过节》这首诗歌,教师可以画一幅雪景图,把诗歌中提到的事物融入图中,让幼儿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通过三个层次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描述性问题:帮助幼儿对文学作品有大致的了解。思考性问题:通过对文学作品具体情节、主题、人物性格的提问,帮助幼儿多角度理解文学作品。假设性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迁移经验,将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例如,为儿歌《逗蚂蚁》设计合适的提问。描述性问题:如“小朋友叫小蚂蚁来干什么?”“请小蚂蚁吃什么饭?什么菜?用什么碗?”“蚂蚁吃完了吗?怎么吃的?”思考性问题:如“蚂蚁为什么哼哟哼哟搬得欢?”假设性问题:如“你有没有请小蚂蚁吃过饭?如果你请小蚂蚁吃饭,请小蚂蚁吃什么呢?用什么筷子?什么碗?”

3。通过理解诗歌中难懂的字、词、句来理解诗歌

对于幼儿而言,比较难理解的是诗歌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句,教师可以围绕这些难懂的、关键的字、词、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如分析幼儿学习、理解《小猫咪》这首儿歌的难点。小猫咪爱梅花,这个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朵朵梅花开在它脚下?可以启发幼儿回忆小猫走路的情境,或观察猫的脚印,从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主题内容。

4。理解诗歌的情绪情感

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时,教师不仅要让幼儿理解作品中的语言,还应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美和情趣,更主要的是引导幼儿体验作品的情绪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基调是欢快活泼还是沉郁平静,或者是宁静祥和、充满温馨,这将有助于幼儿对作品全部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