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建议:
1。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的时间。
2。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如:
●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二)动作发展
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教育建议:
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
●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
●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
●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
●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
3。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4。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目标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教育建议:
1。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2。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目标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教育建议:
1。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如:
●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家人择菜叶、做面食等。
●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
2。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如: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提供幼儿用安全剪刀。
●为幼儿示范拿筷子、握笔的正确姿势,以及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教育建议:
1。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