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类型理论(PersonalityTypeTheory)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Holland)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这是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该理论吸取了人格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
人格是用来描述个体心理差异的,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人格差异,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模式。人格包含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其中性格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特征,主要由后天学习和生活锻炼而形成的,是人格重要的组成部分。气质俗称“脾气”,主要指由于先天遗传,加上后天影响,形成的特征,如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以及动作反映的敏感迟钝等。由于人们的人格特征存在许多差异,于是就产生了人格类型的概念。
人类个体总是趋向于选择最能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职业满意的职业环境,理想的职业选择是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协调和匹配,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选择的关系,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在工作领域中的体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应当符合自己的人格类型。
职业人格和生涯选择理论其影响力主要是该理论被转化为可以直接为实践人士方便使用的测量工具。其实质在于人格与职业的相互适应。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的表露和延伸,即人们在工作选择和经验中表达自己的个人兴趣和价值。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使人产生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而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每一特殊类型人格的人,都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
基于以上观点,霍兰提出了四项核心假设和三个辅助假设。
1。四项核心假设
(1)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延伸和表现;
(2)个人的兴趣组型即人格组型;
(3)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有相似的人格,因此他们对很多的情境与问题会有类似的反应方式,从而产生类似的人际环境;
(4)人群中人的职业倾向性典型地可分为六种类型,即现实型(Realistivestigative)、社会型(Social)、常规型(al)、进取型(EnteerpRising)和艺术型(Artistic),同样,他认为现实环境中也有相对应的六种类型的职业(EssentialofterestAssessment)。然而,大多数人都并非只有一种性向(比如,一个人的性向中很可能是同时包含着社会性向、实际性向和调研性向这三种)。霍兰认为,这些性向越相似,相容性越强,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所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会越少。为了帮助描述这种情况,霍兰建议将这六种性向分别放在一个正六边的每一角。
图4-4霍兰的职业倾向模型
被试者适合的兴趣范畴在蓝色六边形相对集中的区域;若蓝色区域呈正六边形或接近正六边形,则报告可能无效如图4-4所示,如果您的霍兰代码是:RSE(现实81。8%+社会81。8%+进取81。8%),那么,您适合的职业(为您的适合职业类型举例,适合但不仅限于):消防员、交通巡警、警察、门卫、理发师、锻工、开凿工人、管道安装工、出租汽车驾驶员、货物搬运工、送报员、勘探员、娱乐场所的服务员、起卸机操作工、电梯操作工、厨房助手。
2。三个辅助假设
①一致性
指类型之间在心理上一致的程度。
如,现实型(R)和探索型(I)存在某些共通的地方,表现为不善交际、喜欢做事而不善与人接触等,我们称这两种类型的一致性高。反之,常规型(C)与艺术型(A)的一致性偏低,因为两者所具有的特点完全不同,如前者顺从性大,后者独创性强。各类型的一致性程度可以用它们在六边形上的距离表示:一致性高的,它们在六边形模型上的位置是相邻的,如R-I、R-C等;一致性中等的,它们在六边形模型上的相间的,如R-E、R-A等;一致性低的,它们在六边形模型上的位置是相对的,如R-S等。
②区分性
某些人或某些职业环境的界定较为清晰,较为接近某一类型,而与其他类型相似甚少,这种情况表示区分性良好;若某些人与多种类型相近,则表示他们区分性较低。
③适配性
指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程度。适配性的高低,可以预测个人的职业满意程度、稳定性及职业成就。如探索型的人需要有研究型的职业环境,只有这种职业环境才能给他所需要的机会与奖励。适配性是霍兰三个辅助假设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假设。
在实际工作中,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流动倾向性,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当人格和职业相匹配时,会产生最高的满意度和最低的流动率。例如,社会型的个体应该从事社会型的工作,社会型的工作对现实型的人则可能不合适。这一模型的关键在于:
(1)个体之间在人格方面存在着本质差异;
(2)个体具有不同的类型;
(3)当工作环境与人格类型协调一致时,会产生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更低的离职率。
此后,霍兰(Holland)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