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精粹管理是什么 > 一教育教学精粹管理(第10页)

一教育教学精粹管理(第10页)

(1)将幼儿衣架上贴上幼儿姓名或照片;

(2)将衣架贴上色块,提示不同小组的幼儿将衣架挂在不同颜色色块处。

设计目标

幼儿根据衣架上的名字、照片和色块,自主挂、取衣服。

设计建议

大多数幼儿园对口杯、毛巾等做了“精粹管理”,幼儿能做到自主取放,但在衣服方面,更多现实情况是教师帮助幼儿晾晒衣服,既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减少了幼儿学习的机会。因此,幼儿园可以将管理口杯、毛巾的经验迁移到衣服的自助服务等方面。

案例4

图2-1-59橄榄棒存放

图2-1-60呼啦圈存放

图2-1-61小车的停放

图2-1-62跳袋的存放

案例说明

(1)利用废弃的PVC管存放橄榄棒,橄榄棒一一摆放,方便取放;

(2)利用废弃的PVC管制成挂钩,悬挂呼啦圈,方便呼啦圈的存放;

(3)利用地面数字与小车上的数字一一对应存放小车,幼儿自主取放小车;

(4)利用挂钩颜色与跳袋颜色一一对应存放跳袋,幼儿自取跳袋。

设计目标

(1)巧用空间资源与材料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废旧材料利用率;

(2)设定每个挂钩上存放的数量,保证幼儿容易收纳与整理材料,如每个PVC挂钩上有三个点表示此处存放三个呼啦圈;

(3)在取放材料时,感知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增加幼儿关于一一对应关系的经验感知等。

设计建议

(1)可就地取材,设计适合园所存放的储物盒柜架等;

(2)采取多样的对应标识,丰富幼儿关于物与数、物与图案、物与照片、颜色与颜色的对应关系,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3。4做事有计划、有流程、有预案

案例1

图2-1-63小班进区卡(笔筒)设置

图2-1-64小班进区卡(粘勾)设置

案例说明

(1)不同小班学习区进区卡采用不同的材料,但幼儿只有将自己的进区卡插入某区,才可进入该区操作材料;

(2)以区域为单位,进区卡槽设在进区处;

(3)如果进区卡槽已插满进区卡或挂钩处挂满进区卡,则不能再选择此区。

设计目标

(1)无论是幼儿自己的照片还是姓名,均为了保证幼儿准确找到自己的进区卡,并知道插到自己想去的区域,即进区卡与进区牌均为了引导幼儿做进区计划;

(2)幼儿知道进区卡的笔筒数量或挂钩数量代表该区允许进的人数,如果某区已经插满进区卡,则只能换区操作,智能化限制学习区活动的幼儿数量,从空间和数量上保证学习区活动的质量;

(3)结合小班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需求,巧用笔筒或粘勾,促进幼儿手眼协调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设计建议

进区流程设置需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小班幼儿多用自己照片,中班则可用姓名、幼儿能识别的表征图或自画像,大班则可配置进区手册,尝试按天连续性记录学习情况。

如果在幼儿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隐性渗透幼儿发展目标更佳,如小班幼儿可聚焦于手眼协调和小肌肉动作发展,中班幼儿可聚焦于观察力、小肌肉动作、手部力量的发展,大班可提高精细动作难度及锻炼幼儿目视管理能力,如图2-1-65至图2-1-68。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